京东近期在海外市场动作频频,继领投多家具身智能公司后,再次宣布了一项重大海外投资计划。7月31日,京东集团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向欧洲消费电子零售巨头CECONOMY发出公开收购要约,拟以每股4.6欧元的价格收购其所有已发行股份。
据公告显示,这笔交易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对CECONOMY的整体估值约为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80亿元。若交易成功,这将成为中国电商企业在欧洲市场的最大一笔投资。
CECONOMY旗下运营着MediaMarkt和Saturn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在欧洲12个国家拥有超过1000家门店。对于京东而言,此次收购不仅将为其带来丰富的线下门店资源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还将极大地增强其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事实上,京东在欧洲的布局早已悄然展开。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之前的交流会上透露,京东在欧洲已经耕耘了三年,物流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但仍在不断完善中。他表示,京东的商业模式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建设,才能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为了在欧洲市场取得突破,京东采取了“自建+本土化”的运营策略。京东不仅在欧洲推出了全品类零售品牌Joybuy,还在荷兰等地建立了自营仓库,提供上门配送和自提服务。京东还在积极探索“211配送服务”,以提升用户体验。
此次收购CECONOMY,无疑是京东在欧洲市场的一次重要布局。通过整合CECONOMY的线下门店和供应链资源,京东将进一步强化其在欧洲市场的地位。同时,这也标志着京东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正在加快。
然而,京东在欧洲市场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亚马逊等海外电商巨头的竞争,以及国内电商同行在海外市场的激烈角逐,京东需要找到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京东需要通过提高自营仓储、物流的覆盖率以及本地化网络的搭建,来进一步提高用户覆盖率,从而与亚马逊等竞争对手抗衡。
尽管挑战重重,但京东对海外市场的决心并未动摇。刘强东表示,京东的模式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建设,才能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他坚信,通过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京东最终能够在欧洲市场“再造”一个京东。
图片展示了京东在欧洲市场的部分物流设施,彰显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力度。
随着全球电商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竞争的加剧,中国电商企业纷纷加快海外布局步伐。京东作为其中的佼佼者,通过不断的投资和布局,正在逐步构建起自己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
这张图片则展示了京东在欧洲市场的零售品牌Joybuy的门店场景,体现了京东在本土化运营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