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对撞测试引争议,同行“拉踩”营销是否可取?

   时间:2025-08-02 03:29:4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场由某品牌SUV车型发布会引发的对撞测试争议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这场测试中,该品牌SUV与一辆乘龙卡车进行了对撞,测试视频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并对乘龙卡车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面对质疑,7月30日,乘龙卡车的母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柳汽)发表声明,指出此次测试是由涉事品牌“自定义条件、设计非常规场景”进行的,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并强调乘龙卡车始终遵循严格的安全标准。东风柳汽还通过一封《致乘龙卡友的一封信》进一步说明,对撞测试的场景及设备与真实交通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在声明中,东风柳汽详细介绍了乘龙卡车的安全性能,包括其行业首创的龙骨框架驾驶室、四层吸能结构以及主动安全双重防线等技术特点。同时,乘龙卡车还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驾驶室安全测试视频,展示了该车型在多项权威安全测试中的表现,并声称已通过ECE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相关安全法规认证。

涉事SUV品牌方面则回应称,测试是由第三方机构中国汽研全程参与的,过程合规,是产品开发阶段的验证测试。其产品负责人还表示愿意接受复测,并考虑通过直播形式进行。中国汽研随后也证实了测试流程的规范性,但强调该测试为企业自主开发的验证测试,并非强制性准入测试,也不代表行业统一标准。

尽管双方各执一词,但这场争议也引发了公众对于车辆安全性的深入思考。据了解,乘龙卡车在安全性方面其实并不逊色,其安全体系严格遵循“真实场景防护”原则,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来保障驾乘安全。然而,在对撞测试中,乘龙卡车却显得“弱不禁风”,这不禁让人对测试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产生疑问。

对于这场测试,有三个关键问题亟待解答。首先,测试中的事故场景在现实中真的可能发生吗?根据动能公式估算,测试中的碰撞产生的总载荷极大,与现实中多数涉及货车的道路交通事故的碰撞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其次,有关测试的更多细节是否应该公开?发布会仅展示了部分直观结果,但更多核心技术数据尚未披露。最后,测试用的重卡是空载吗?现实中货运重卡多处于满载状态,与空载状态下的碰撞强度差异显著。

这场争议不仅引发了公众对于车辆安全性的关注,也引发了对于车企营销方式的思考。涉事品牌新势力车企通过挑选“极端情况下”的事故场景进行大肆宣传,虽然能够让消费者对其安全性产生极高的信任感,但这种“拉踩”同行、并不完全客观全面的宣传方式真的合适吗?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车企应该采取更贴合现实场景的测试来证明产品的安全性,而不是通过炒作和争议来吸引眼球。

有趣的是,在这场争议中,乘龙卡车似乎因祸得福。在涉事品牌新势力车企发出复测申请后,乘龙卡车开启了直播,试图抓住这波流量。直播间里,女主播一边读乘龙卡车的声明,一边与观众互动,直播间在线人数一度超过2万。这场争议不仅让乘龙卡车在公众面前曝光度大增,也让更多人了解了其产品的安全性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