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项突破性研究为能源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助理教授何迁及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革命性的催化剂,使得氨气在高温条件下能够高效且清洁地燃烧。这一创新概念——“高温催化氨燃烧”,不仅挑战了传统认知,更为重工业领域的低碳转型开辟了新路径。
该催化剂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单原子级设计,铂元素以单原子形式均匀分散在氧化锆–氧化铝载体上,这一结构赋予了它两大显著优势。首先,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约200°C),该催化剂便能成功点燃稀氨气,远低于常规燃烧所需的温度。其次,它能在极端高温(高达1100°C)环境中稳定运行超过80小时,同时有效抑制有害氮氧化物气体的生成。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氨气在高温下的“清洁燃烧”可行性,也彰显了单原子催化剂在能源燃烧领域的巨大潜力。
氨气作为潜在的绿色燃料,其优势在于可由水和空气中的氮在可再生能源条件下合成,理论上实现零碳排放。然而,氨气的点燃难度大、自燃温度高以及燃烧过程中易产生氮氧化物等缺点,限制了其作为燃料的应用。何迁团队的研究正是针对这些难题,通过创新催化剂设计,实现了氨气的高效燃烧与低污染排放。
这项技术的潜在应用领域广泛,特别是在需要高温热能的钢铁、水泥、玻璃等重工业领域。目前,这些行业的工业炉大多依赖煤炭或天然气作为热源,排放量大且碳排放高。而高温催化氨燃烧技术,有望以氨作为替代燃料,为这些高温工艺提供所需热能,显著降低碳排放,推动行业向低碳转型。
氨燃气轮机、氨发动机以及现有天然气锅炉的“氨燃料化”改造,也是该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通过引入高温催化模块,不仅能够减少排放,还能避免大规模设备更换,具有很高的改造潜力和性价比。
研究团队在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从初步数据振奋到深入机制探索的历程。他们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材料表征和验证实验,最终确认了单原子铂为催化反应中的真正活性中心。这一发现为催化剂的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尽管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审稿人的质疑和拒稿挑战,但研究团队通过积极沟通、补充实验证据,最终赢得了审稿人的认可和支持。相关论文《单原子催化剂使催化氨燃烧在1100°C下成为可能》在国际知名期刊Joule上发表,标志着这一创新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展望未来,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催化剂设计,提升原子利用效率,并探索成本更低、效果更佳的单原子金属替代贵金属铂。同时,他们还将研究不同的载体材料和金属组合,以及设计具体的反应器系统,以实现氨燃料在工业燃烧系统中的工程化应用。这一系列举措,将为绿色氨燃料走进工业现场、助力低碳未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