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火锅品牌呷哺呷哺近日公布了其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数据揭示了品牌在经营上的新动向与挑战。
根据公告,呷哺呷哺预计上半年收入约为19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8.9%。同时,品牌预计上半年的净亏损将在0.8亿至1亿元之间,虽然仍处亏损状态,但与去年同期的2.74亿元净亏损相比,已经有了显著的收窄,改善幅度在63.2%至70.5%之间。
呷哺呷哺方面指出,净亏损的大幅减少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努力。首先,集团内部进行了持续的成本优化措施,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其次,通过优化配送路径网络,提升了运营效率并降低了综合成本,从而改善了经营效益。最后,品牌还通过优化餐厅布局结构,如关闭低效餐厅、将新增餐厅重点布局在高潜力区域等方式,综合提升了餐厅的运营效率。
在报告期内,呷哺呷哺对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也大幅下降,同比下降约64.1%。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了品牌在优化经营结构、提升盈利能力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回顾2024年,呷哺呷哺在门店网络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优化”。一方面,品牌新开设了65间呷哺呷哺餐厅和13间凑凑餐厅;另一方面,也关闭了138家呷哺呷哺餐厅和73间凑凑餐厅。这一增一减之间,品牌的门店总数有了明显的调整,分别较去年减少了73间呷哺呷哺餐厅和60间凑凑餐厅。
对于这些关闭的餐厅,呷哺呷哺方面表示,大多数是因为亏损而关闭的。这些餐厅多数位于不符合呷哺呷哺“高性价比”模式的地区,无法准确传达品牌的形象和价值。
截至2024年末,呷哺呷哺公司共有957间餐厅,其中呷哺呷哺品牌餐厅760间,凑凑品牌餐厅197间。尽管门店总数有所减少,但品牌方面表示,这将有助于提升整体的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
然而,尽管采取了多项优化措施,呷哺呷哺的财务状况仍然面临挑战。从2021年至2024年,品牌连续四年亏损,亏损额分别为2.93亿、3.53亿、1.99亿和4.01亿元,累计亏损额达到约12.46亿元。若加上今年上半年的预计亏损,品牌的总亏损额将超过13亿元。
财务状况的持续不佳也直接影响了呷哺呷哺的股价表现。近年来,品牌股价一路下行,已逐渐沦为“仙股”。截至最近交易日午间收盘,呷哺呷哺股价报0.75港元,下跌3.85%,总市值仅为8.15亿港元。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呷哺呷哺能否在未来实现财务上的扭亏为盈,仍是一个未知数。但无论如何,品牌当前的经营策略调整已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