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移动开通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线路,光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时间:2025-08-05 21:58:4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经济领域迎来了一项重大创新成果,中国移动在2025年7月29日正式宣布,我国首条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已顺利开通。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光通信技术上迈出了颠覆性的一步。

这条开创性的线路位于广东深港证券交易所的数据中心之间,采用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空芯光纤技术,实现了多个国际领先的性能指标。通过反谐振空芯光纤的应用,光信号在空气纤芯中传输,损耗实测值小于0.09dB/km,这一数据较传统实芯光纤降低了7.6倍,创下了全球商用光纤损耗最低的新纪录。

在传输效率方面,该线路在20公里的链路上实现了单芯光纤双向128Tb/s的超大容量传输,这一效率较传统光纤提升了3倍以上。这种低损耗特性使得光信号能够长距离传输而无需中继站,从而显著降低了网络建设和运维的成本。

除了传输效率和损耗方面的突破,该线路在时延优化方面也表现出色。深港交易所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降至1.07毫秒,相比传统光纤降低了30%以上,完全满足了高频金融交易对微秒级时延的严苛要求。这一改进意味着股票交易指令从下单到成交的响应时间能够缩短至传统系统的60%,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反谐振空芯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得到了极大的抑制,降低了超1000倍。这意味着在现有系统器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试可以进一步提升传输距离和带宽。在相同的设备条件下,空芯光纤系统的容量潜力是传统光纤的5-8倍,特别适用于5G核心网、数据中心互联等大带宽场景。

在实际部署方面,该线路全程铺设于城市地下管网,并成功通过了台风“马力斯”过境区域的考验。在积水、挤压等极端条件下,空芯-空芯光纤熔接损耗为0.05dB,空芯-实芯连接损耗为0.3dB,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中国移动联合长飞、领纤等产业链伙伴,攻克了户外熔接、防水密封等工程难题,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复杂环境的部署方案。

在产业链自主可控方面,该线路采用的空芯光纤由暨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团队研发。其反谐振结构设计使得光场约束效率提升了20%。配套的熔接机通过优化放电参数,将单次熔接时间缩短至10分钟,损耗控制在0.05dB以内,达到了商用级标准。从光纤预制棒到熔接设备,核心技术均实现了国产化,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尽管空芯光纤目前的价格约为3.6万元/芯公里,是传统光纤的2000倍,但通过优化拉丝工艺和引入产业基金支持,预计2026年成本可下降50%。中国移动已设立了90亿元的交投产业基金,重点支持空芯光纤的相关研发和产能扩张。

在应用场景方面,深港线路已经承载了两地交易所的实时交易数据,使得跨境订单处理效率提升了40%,每年可减少因时延导致的交易损失超过亿元。未来,该线路还将扩展至上海-香港、北京-新加坡等金融专线,构建覆盖亚太地区的毫秒级交易圈。同时,空芯光纤还能够降低算力枢纽间的时延30%以上,支撑智算中心的分布式部署。

在数据中心互联方面,深圳-东莞试验网利用空芯光纤实现了20公里单纤双向128Tb/s的传输,较传统方案节省了75%的光纤资源。微软等国际企业已经在Azure数据中心部署了空芯光纤。中国移动计划在2025年底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10个空芯光纤互联的数据中心集群,实现“算力即服务”的按需调度。

作为未来通信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空芯光纤支持O-L波段联合传输,可兼容现有光模块进行直接升级。中国移动正在推进“智慧交通2030”战略,计划在南宁绕城高速建设5G+V2X示范路段,利用空芯光纤的低时延特性支持L4级自动驾驶测试。其低色散特性有助于减少色散补偿模块的功耗,助力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