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科学院发布“磐石”大模型,加速AI与科研深度融合新范式

   时间:2025-08-06 00:09:50 来源: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璀璨舞台上,一项名为“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的科研成果横空出世,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曾大军隆重揭晓。这一创新成果标志着“AI+科学”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旨在构建科研工作的坚实智能基石。

面对当前AI技术在科研领域面临的诸多挑战,如数据壁垒、推理能力局限及研发生态封闭等,“磐石”应运而生,旨在打破这些瓶颈,实现AI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中国科学院集结了12家顶级研究单位,依托其深厚的自然科学底蕴、全面的人工智能技术栈、尖端科学设施及海量科学数据,共同研发了这款面向科研的智能基座。

“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不仅深度整合了专业知识与数据,还实现了对复杂科学模态数据的精准理解,包括波、谱、场等。其核心能力涵盖了科学文献的深度整合、知识的智能推理及科研工具的灵活编排,宛如科研领域的“操作系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智能支持。

在架构设计上,“磐石”采用了异构混合专家架构,基于国产开源大模型进行深度定制,并融入了自主研发的专用模型及多个领域专业模型,如AlphaFold、MatterGen等,形成了强大的综合智能体系。

“磐石”在科学知识掌握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已覆盖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学科的核心知识,并支持跨学科工具的自主规划与调用。通过构建智能求解器,该模型能够高效管理各类资源与工具,使科研人员能够无缝接入,极大提升了科研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科研效能,研发团队还推出了“磐石·文献罗盘”与“磐石·工具调度台”两大核心智能体。前者接入了超过1.7亿篇科技文献,能够迅速解析复杂科学数据,为科研人员提供从文献调研到综述撰写的全方位支持,将原本耗时的文献分析工作大幅缩短。后者则在粒子物理、力学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有效提升了研究效率。

“磐石”已在生命科学、高能物理、力学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其强大的科研价值。在生命科学领域,基于“磐石”构建的X-Cell数字细胞大模型,实现了从基因到细胞表型的全面建模,为生命科学研究开辟了新路径。在高能物理领域,它助力粒子物理研究任务的自动化分解与分析,显著提升了研究速度。在力学领域,通过精确计算高铁模型在不同流体环境下的压力场,为高铁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磐石”还在化学合成、分子结构预测及天文观测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成效,推动了科研工作的智能化进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已携手40余家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共同启动“科学基础大模型生态联盟”计划,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源开放、自主可控的“AI+科学”新生态,为全球科研界贡献中国智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