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聚光灯下,NVIDIA的一次大胆尝试似乎遭遇了意外的阻碍。黄仁勋,这位科技巨头的领航者,在CES 2025展会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了一款名为“Project DIGITS”的迷你AI超级计算机,它被誉为将彻底改变边缘AI领域的游戏规则。这款设备后来被正式命名为DGX Spark,搭载了NVIDIA与联发科联合研发的GB10 Grace Blackwell芯片,此举被视作NVIDIA在GPU领域稳固地位后,向CPU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
原计划于7月面世的DGX Spark,吸引了包括华硕、戴尔、技嘉、惠普、联想和微星在内的多家知名厂商作为合作伙伴,它们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各自的GB10主机产品。其中,华硕更是预告将在7月23日发布搭载NVIDIA GB10的Ascent GX10主机,一时间,市场对这款创新产品的期待达到了高潮。
然而,时间进入八月,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设备却迟迟未见踪影。据外媒Wccftech报道,NVIDIA及其OEM合作伙伴均未发布任何官方消息。在英国市场,有零售商甚至将预计发货时间推迟到了9月15日。NVIDIA的桌面处理器首秀,似乎遭遇了出师不利的尴尬。
GB10作为NVIDIA的首款Arm架构CPU,其性能表现本应是亮点。从华硕公布的数据来看,这款芯片算力高达1000 TOPS(FP4),并配备了128GB LPDDR5X统一内存,总带宽达到273GB/s。这样的配置,足以满足AI模型推理的高性能需求,甚至能够部署多个专业垂类的AI模型。然而,如此强大的产品,为何会遭遇“难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GB10的高集成度可能是导致量产困难的原因之一。这款芯片采用了NVIDIA与联发科联合设计的系统级封装技术,集成了高性能的Grace CPU和Blackwell GPU,集成度极高。在量产过程中,任何环节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导致良品率下降,进而影响整体上市进度。
定价问题也可能成为阻碍DGX Spark上市的一个因素。英国零售商泄露的预售页面显示,基础版DGX Spark定价高达3600英镑(约3.3万元人民币),高配机型更是突破4万元大关。这样的价格,虽然相较于传统的NVIDIA DGX系统有所降低,但仍然将大部分普通开发者拒之门外。
NVIDIA进军CPU市场的道路,无疑充满了挑战。在CPU领域,Intel和AMD两大巨头已经根深蒂固,NVIDIA想要在这片红海中分一杯羹,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软件生态的构建也是NVIDIA面临的一大难题。尽管微软在不断补足Windows On Arm生态,但原生Arm架构的应用仍然匮乏,转译过程中的性能损失和稳定性问题也亟待解决。
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困难,NVIDIA押注的赛道却具有巨大的潜力。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迷你化的AI工作站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之一。NVIDIA在GPU领域的成功经验,或许能够为其在CPU市场的探索提供一些启示。但要想在这片新战场上立足,NVIDIA需要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生态的成熟和完善。
在竞争对手已经开始瓜分市场的情况下,NVIDIA需要更加灵活和开放的商务策略来吸引OEM厂商的合作。同时,与微软等操作系统厂商结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关键应用的原生Arm版本落地,也是破局的关键之一。只有这样,NVIDIA才能在CPU市场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