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麻六记酸辣粉陷质量风波,贴牌代工模式引消费者信任危机

   时间:2025-08-06 21:04:13 来源:豹变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网红餐饮品牌麻六记遭遇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风波。据报道,众多消费者在Costco购买的麻六记酸辣粉出现了发霉现象,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全球知名的大型会员制超市,Costco紧急下架了该产品,具体恢复销售的时间尚未明确。

7月27日和28日,麻六记酸辣粉的代工厂阿宽食品及品牌方麻六记分别发表了致歉声明。阿宽食品承认,问题产品主要集中在2025年6月16日和18日生产的两批次270克规格酸辣粉,原因是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存在不足,导致部分产品受到环境细菌的污染。尽管代工厂和品牌方提出了退货及赔偿方案,但消费者的信任已经受到了严重冲击。

这并非麻六记首次陷入危机。今年2月,由于张兰和汪小菲母子的言论风波,多个关联账号被封禁,导致品牌线上销售额大幅下滑。此次酸辣粉事件,更是将麻六记的代工模式弊端暴露无遗。事发后,张兰和汪小菲均未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这使得曾经凭借“明星效应+网红营销”迅速崛起的麻六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麻六记酸辣粉质量问题,阿宽食品和麻六记官方均表示,正在召回问题批次的产品,并提及赔偿事宜。阿宽食品表示,消费者可联系原购买商家办理退货退款,他们将承担全部退货费用,并按照国家规定提供相应经济补偿。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具体的赔偿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赔偿政策的执行并不顺畅,消费者反馈存在显著差异。

过去,麻六记曾借助网络舆论的关注,实现了线上销售的爆发式增长。然而,随着争议不断,麻六记的高光时刻迅速转为负面影响。数据显示,近30日内,麻六记直播场均观看人数大幅下降,单场直播累计销量和总销售额也远低于昔日水平。同时,麻六记的线下业务也在持续收缩,多地门店注销,整体商业版图在缩减。

对于代工问题,张兰曾在直播中表示,由于建设自有工厂成本高昂,麻六记选择租用流水线。她强调,麻六记自控原材料和配方,连流水线上的工人也由麻六记安排。然而,此次事件发生后,代工厂率先出面道歉和启动召回,品牌方在一天后才发表致歉声明,这暴露出品牌方在产品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中参与度可能并不充分。

事实上,麻六记的速食业务几乎完全依赖代工。酸辣粉由阿宽食品代工,牛肉辣酱、小旺肠、辣条锅巴、凉面等其他产品也分别由不同的代工厂生产。这种“多品牌代工”模式在创业初期降低了投入成本,但也增加了品控难度。不同代工厂的生产标准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阿宽食品作为代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包括麻六记在内的多个头部品牌代工。然而,近年来方便食品市场降温,业绩增长放缓,代工业务议价能力不足成为关键瓶颈。虽然阿宽食品为麻六记等品牌带来了稳定收入,但扣除代工成本后,实际利润空间有限。这使得研发和品控投入更为有限,形成恶性循环。此次“酸辣粉”事件中,阿宽食品官方承认的“消杀环节不足”,恰好是品控问题在现实中的体现。

其实,麻六记酸辣粉在更早之前就存在产品质量问题。早在2022年底,就有媒体公开点名麻六记和李子柒酸辣粉添加剂含量超标,背后的代工厂均为阿宽食品。阿宽食品自身也多次被消费者投诉产品质量问题。这些负面新闻共同指向了网红品牌惯用的代工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家重庆本地食品代工厂透露,他们代工的火锅底料、酸辣粉等产品都可以提供贴牌和定制服务。大多数初创品牌都会选择贴牌合作,以节省建厂和产品研发的成本。然而,一旦品牌监管不力或过度追求利润,就难免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有些地区的工厂,一盒酸辣粉的代工成本可以低至不到2元,所使用的原材料往往更加低廉。

面对代工模式的种种隐患,部分品牌已经开始转型。例如,零食品牌三只松鼠在上市后多次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为了摆脱代工厂依赖,加速建设自有工厂,加强品牌的自主控制,以提高消费者信任。对初创品牌来说,“代工+贴牌”的轻资产模式可能带来短期流量,但长期来看,如果想要持续发展,或许需要摆脱对代工厂的依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