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 2025)近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多个权威机构联合主办。本届大会以“All In Agent”为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了智能体时代的数字安全与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标志着智能体驱动安全新时代的开启。
多位重量级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包括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罗来君,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贤良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也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汇聚了全球智慧。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志国在致辞中强调了智能体技术与网络安全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需要各方加强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与安全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构建安全发展的生态体系。
360创始人周鸿祎在大会上指出,虽然大模型的能力日益增强,但仅仅依赖大模型是不够的。他提到,大模型在企业应用中面临两大挑战:推理能力不足和缺乏自主执行能力。尽管推理能力在过去一年中有所改进,但自主执行能力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强调,大模型需要进化为智能体,才能真正成为生产力工具。
周鸿祎详细阐述了智能体的演进路径。从L1级别的聊天助手,到L2级别的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再到L3级别的推理型智能体,智能体的能力不断提升。L3级别的智能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规划和执行能力,可以看作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然而,面对跨领域的复杂问题,它们仍然受到技术框架的限制。而L4级别的多智能体蜂群则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通过纳米AI技术,多个专家智能体可以灵活组合、协同工作,高效完成复杂任务。
纳米AI采用了创新的“多智能体蜂群协作空间”技术,实现了智能体间的记忆共享,解决了协同困境。在蜂群框架下,这些智能体能够组成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团队,完成超长复杂任务,如“一句话生成10分钟电影级大片”,效率显著提升。
为了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智能体的红利,360集团近日发布了“智能体工厂”。企业无需编程基础,即可通过自然语言定制专属的L3智能体。这些智能体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组合成L4级别的多智能体蜂群团队,大幅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在网络安全领域,智能体正逐渐产生颠覆性影响。周鸿祎指出,当前企业面临安全运营专家稀缺和智能体黑客威胁的双重挑战。智能体黑客的出现使得攻防对抗进入了“机器对机器”的新阶段,加剧了网络战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360推出了安全智能体,基于安全大模型,为其增添了自主执行能力。尤其是L4多智能体蜂群,能够复刻人类高级安全专家的能力,实现了安全能力的质的飞跃。
360作为首家采用智能体驱动安全的公司,正积极推动全线产品智能体化,致力于用安全智能体重塑数字安全领域。周鸿祎表示,安全是数字化的基石,AI是数字化的未来。360将继续坚持“安全+AI”双主线发展,用安全守护时代,用AI引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