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产业迎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的发声,派拉蒙Skydance联合公司掌舵人大卫·埃里森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力挺人工智能(AI)技术在好莱坞的应用。他强调,AI并非创意的终结者,而是电影业革新道路上的新伙伴。埃里森将这一技术变革与皮克斯三维动画革命相提并论,认为AI如同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一支全新的“创意之笔”,能够解锁前所未有的创作可能。
在埃里森的愿景中,AI不仅能够激发新的艺术灵感,还能有效缓解大制作电影面临的高昂成本问题。他以经典科幻系列《终结者》为例,指出若以今天的标准重拍,成本将急剧攀升,而AI技术的介入有望扭转这一趋势。更令人兴奋的是,他设想未来观众或许能借助AI技术,与电影中的角色进行直接互动,开启全新的观影体验。
然而,好莱坞内部对于AI的态度却显得颇为复杂。一方面,狮门影业、AMC等影业巨头已率先行动,与AI企业Runway携手合作,探索AI在内容制作中的潜力。流媒体巨头Netflix也分享了其在制作流程中融入AI技术的经验。另一方面,迪士尼等老牌影视公司则显得更为谨慎,它们对AI可能引发的版权争议表示担忧,同时也顾虑到与演员及创作者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尤其是关于AI可能滥用个人肖像或作品的忧虑。
事实上,版权纠纷已经浮出水面。迪士尼与NBC环球正联手起诉AI公司Midjourney,指控其侵犯了旗下知名作品的版权。这一法律争端无疑加剧了业界对AI技术应用的审慎态度。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与争议,AI技术在好莱坞的探索之路仍在继续。一些公司积极拥抱变革,寻求通过AI提升创作效率与降低成本;而另一些则持观望态度,致力于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与创意生态。这场围绕AI技术的辩论,无疑将成为推动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