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市场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一场关于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的资本盛宴正在悄然上演。2025年,港交所主板见证了52家新公司的上市,这一数字刷新了近年来的记录。这股上市热潮不仅限于“A+H”双重上市模式,更成为了众多A股撤否企业寻求新出路的“第二战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潍柴雷沃,这家深耕农机领域二十载的“拖拉机巨头”,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潍柴雷沃的招股书递交不足两月,市场上便流传出它将启动香港非交易路演的消息,尽管官方尚未正式确认,但这一消息已足以激发资本市场的热烈讨论。这家被誉为“拖拉机之王”的企业,正站在IPO的门槛上,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回溯至2021年,潍柴雷沃被整体纳入潍柴集团体系,这场由时任董事长谭旭光亲自操刀的战略重组,不仅为潍柴雷沃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2025年实现500亿元营收。当时,谭旭光的这一宣言在农机圈内引起了巨大震动,被视为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彼时的潍柴雷沃年营收仅为140亿元,且业务分散、盈利能力薄弱。
然而,谭旭光并非盲目自信。他深知,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已到了必须升级的关键时刻,传统的低价竞争、渠道拓展和补贴依赖已难以为继。因此,他决心通过潍柴雷沃这个抓手,重构技术底盘、改造制造体系,推动传统农机向智能化、高端化、平台化转型。潍柴集团掌握的发动机、变速箱、液压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平台,为这一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年间,潍柴雷沃在拖拉机、收割机等主力细分领域持续深耕,不仅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和高市场占有率,还成功推出了首款CVT大马力拖拉机,打破了外资垄断格局,成为中国农机行业的佼佼者。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就,潍柴雷沃的上市之路却远比预想中艰难。
2023年3月,潍柴雷沃曾高调冲击A股市场,创业板IPO获深交所受理,计划募资50亿元。然而,仅仅一年后,由于市场环境变化、监管趋严以及公司自身面临的财务和治理结构压力,潍柴雷沃不得不主动撤回A股上市申请。面对这一挫折,潍柴动力并未放弃,而是选择了换道突围,转而寻求在港股市场上市。
从深市到港股,潍柴雷沃的IPO之路虽然曲折,但始终坚定。今年4月,潍柴动力披露分拆潍柴雷沃赴港上市的计划,并在6月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申请。这一决策背后,是潍柴集团对产业证券化的极限压强,也是潍柴雷沃对资本市场的渴望与决心。
潍柴雷沃的辉煌历史无需多言。从1998年切入收获机械领域起步,到成为“中国拖拉机之王”,这家企业用二十多年的时间,一步步将“中国制造”刻进了全球农机版图。如今,它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准备在港交所再加一档。然而,前方的路依旧不会平坦。潍柴雷沃能否在资本市场获得投资者认可,不仅取决于它的过去和现在,更要看它能否在未来持续兑现当初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