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国股市主要股指普遍上扬,然而,沪深两市的股票型ETF与跨境型ETF却遭遇了资金净流出的局面,总额接近百亿元。具体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本周的总成交额分别为3.47万亿元和4.9万亿元,合计达到8.37万亿元。截至本周收盘,上证指数收于3635.13点,周涨幅达到2.11%,而深证成指则报收于11128.67点,周涨幅为1.25%。
从ETF市场的资金流向来看,中证1000ETF本周涨幅超过2%,表现抢眼。但数据显示,十只主要指数ETF本周净流出资金共计71.65亿元,其中上证50ETF净流出额高达22.37亿元。整体来看,沪深两市的股票型ETF与跨境型ETF本周资金净流出合计接近百亿元。
尽管市场总体趋势偏强,两融余额也重新站上两万亿大关,显示出市场信心的回升,但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上证指数已接近前期高位,市场可能面临一定的抛压,投资者需警惕高位震荡的风险。不过,在资金面的支撑和基本面的修复下,A股市场向好的趋势预计不会改变,后续指数中枢有望逐步抬升。
在行业主题ETF方面,本周资金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证券、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ETF受到资金的青睐,其中证券ETF、机器人ETF易方达和科创AIETF分别净流入资金16.1亿元、7.2亿元和7.09亿元。相比之下,游戏和军工相关的ETF则遭到资金的抛售,净流出资金分别达到18.87亿元和6.4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和AI相关的ETF本周吸引了大量资金的买入,基金份额均创下近一年来的新高。有券商分析认为,从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节奏来看,2025年将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发展。
本周成交额超过百亿元的ETF共有16只,其中香港证券ETF的周成交额超过600亿元,港股创新药ETF的周成交额也超过400亿元。这些高成交额的ETF反映了市场对这些领域的高度关注和活跃交易。
下周,将有4只新的ETF上市,跟踪的标的包括恒生指数、科创板50、机器人产业和中证A50增强。这些新上市的ETF有望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同时,还有6只ETF计划在下周发行,跟踪的标的有科创200、科创综合、A500红利低波动、港股通创新药、通用航空等。
在投资过程中,ETF作为一种透明的投资工具,其布局标的明确,通过跟踪新上市ETF,投资者往往可以发现近期的热点个股。然而,投资总是伴随着风险,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保持独立判断,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