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清晨,山东日照海域迎来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时刻。由海阳东方航天港精心总装的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在“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的承载下,划破夜空,以一箭十一星的壮举,成功将吉利星座04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此次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采用了先进的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布局设计,全箭总长度达到31米,总重量约为140吨。其箭体最大直径为2.64米,整流罩直径更是达到了3.35米,四级主动力全部使用固体推进剂。火箭的发射方式独具特色,采用了“三平一垂”的热发射模式,即水平对接、水平测试、水平运输,并在整体起竖后进行垂直热发射。
此次发射的卫星,主要承担着物联试验、遥感观测以及星间通信试验验证等重要任务。为了满足运载能力的最大化利用,发射团队在原有的十颗组网星基础上,巧妙地搭配了一颗新研发的试验卫星,为吉利星座组网提供了既精准又高效的发射服务,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此次发射任务的工作周期大部分处于炎热的“三伏天”,发射环境面临着高温高湿的严峻挑战,但发射团队在技术保障方面做足了功课。各系统针对高温高湿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改进,显著提升了火箭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确保了任务的圆满成功。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副总师刘伟表示,此次任务不仅是对捷龙三号发射点位的一次灵活拓展,更是对其任务适应性的有力验证。他指出,捷龙三号展现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充分满足了商业发射市场对时效性的迫切需求,预示着其未来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海阳东方航天港再次以其卓越的海上发射能力,保障了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自今年5月19日谷神星一号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以来,海阳已累计成功保障了17次海上发射任务,将104颗卫星送入太空。其完善的海上发射组织保障体系,已成为我国航天发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六年的快速发展,海阳东方航天港已具备了海上发射服务、火箭总装总测、空天信息服务三大核心能力。通过创新搭建起“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网”的产业发展格局,海阳探索出了一条以海上发射为牵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商业航天发展新模式。
未来,海阳将继续巩固其海上发射的核心优势,致力于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海阳将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形成固液兼容、常态高频的火箭海上发射试验能力和一站式、全链条的服务能力。在产业链布局优化方面,海阳将加快实现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闭环,提升火箭和发动机的生产能力,并推动星座组网和空天信息服务的发展。同时,海阳还将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高质量的空间信息服务,助力山东外贸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