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的热烈氛围中,宇树科技的展台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大会次日,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接受了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多家媒体的深度访谈。当王兴兴步入媒体采访间,现场迅速变得热闹非凡,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机,渴望记录下这位机器人领域风云人物的风采。
相较于去年接受采访时,王兴兴在面对各类提问时显得更加从容不迫。针对资本市场的关注,他坦言公司正稳步推进上市进程,将上市视为企业成长和管理升级的重要里程碑。“上市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高考,标志着宇树在管理和运营上迈入了新的阶段。”王兴兴表示,这不仅是对过去九年努力的总结,也是对宇树股东们的交代。
在采访中,王兴兴多次强调“先运动再干活”的理念。他承认,让机器人承担实际工作是宇树的最终目标,但目前期待机器人产生巨大价值还不太现实。他认为,全球范围内具身智能的AI模型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也是宇树在技术研发上相对谨慎的原因。“在AI领域,资源多、资金雄厚、团队庞大并不意味着就能做出最好的技术。”王兴兴指出,过去AI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他相信,在未来的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中小团队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宇树的硬件实力一直备受全球科技巨头的瞩目。英伟达具身智能负责人Jim Fan、波士顿动力公司创始人Marc Raibert等人都曾公开表达对宇树的认可。然而,王兴兴表示,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全球机器人硬件水平仍只能说是“勉强够用”。他强调,行业需要更大的出货量、更低的成本以及更高的可靠性来推动发展。
王兴兴指出,更大的出货量有助于培育更加丰富的行业生态。过去一年中,租赁市场的扩张和二次开发者规模的增加已经印证了这一点。因此,今年以来,他一直带领团队努力丰富宇树的产品线,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7月下旬,宇树科技发布了售价仅为3.99万元起的Unitree R1机器人,远低于行业平均起售价。他解释说,R1尺寸更小、更轻巧,并提供了外观定制化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让这款产品兼具娱乐功能属性。”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王兴兴在谈及R1的交付问题时却显得颇为平静。他表示,虽然H1和G1已经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发货,但R1的正式交付可能会稍晚一些。在资本催促和市场期待的双重压力下,王兴兴似乎已经清晰地看到了宇树在行业中的位置,并以稳健的步伐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