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洗碗时你或许会选用一种名为魔力海绵擦的高效清洁工具。然而,这种看似便捷的清洁用品,实则隐藏着对环境的巨大威胁。近日,科技媒体scitechdaily发表了一篇博文,揭示了魔力海绵擦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个惊人秘密:它会释放出大量的微塑料纤维。
魔力海绵擦,也被称为纳米海绵,主要由三聚氰胺甲醛泡沫制成,具有超强的去污能力。其独特的网状结构能够通过物理摩擦轻松去除水垢、茶渍、油污等顽固污渍,无需使用清洁剂,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广泛应用于厨房、浴室等清洁工作。
然而,最新研究表明,魔力海绵擦在高效清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磨损并释放出数以百万计的微塑料纤维。这些微塑料纤维极难降解,一旦进入水体和生态系统,将对水生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微塑料纤维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为了量化这一污染规模,中国科研团队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通过实验模拟日常使用场景,发现每克磨损的海绵平均可释放约650万根微塑料纤维。而且,低密度海绵的释放量显著高于高密度海绵。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魔力海绵擦的环保性。
据推算,仅亚马逊平台销售的魔力海绵擦,每月就可能释放约1.55万亿根微塑料纤维。考虑到线下销售和其他电商平台的数据未被计入,实际释放的微塑料纤维数量可能更为惊人。这构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隐形污染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面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多项建议。他们呼吁制造商应研发更高密度、更耐磨损的海绵材料,从源头上减少纤维的脱落。同时,消费者也可以考虑转向使用天然材质的清洁工具,如丝瓜络或棉布等。家庭和污水处理厂还可以加装高效过滤装置,以拦截已经脱落的微塑料纤维,防止其进入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