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京: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全力打造全球应用标杆城市

   时间:2025-08-10 07:20:0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细雨蒙蒙的清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的南门,人群排起了长龙,他们满怀期待地等待着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开幕。8月8日,这场科技盛宴准时拉开帷幕,吸引了无数科技爱好者和行业专家的目光。

走进会场,观众被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深深吸引,纷纷与之互动打卡。在特定区域,一只机器狗仿佛从科幻电影中走出,在人们的脚边灵活地穿梭。而在角落,金属质感的“打工人”正专心致志地为观众制作香草拿铁,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作为本次大会的举办地,北京近年来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上投入巨大,围绕“1+4”产品体系和“双百工程”,建设了多个优势互补的机器人产业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昌平区,这些区域正成为机器人产业的新高地。

数据显示,北京机器人产业的收入在2023年突破了200亿元大关,而在2024年更是超过了3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这一迅猛的增长势头,无疑为北京打造国内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大会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同步举办了“E-Town机器人消费节”,这是全球首个以机器人为主题的消费节。为了加速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开发区还建设了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并在大会期间正式亮相,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消费者的关注。

北京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上,不仅注重技术和产业的提升,更着眼于市场的拓展和应用场景的开放。北京市市长殷勇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北京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具备高水平、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并持续开放酒店、餐厅、街区、公园等城市公共服务应用场景,打造人与机器人协同共进的全球机器人应用标杆城市。

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北京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从《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到《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北京接连出台两轮三年行动计划,旨在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北京机器人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北京已拥有400余家机器人骨干企业,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机器人企业达到57家,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近30家,均居全国首位。北京在手术机器人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共有33个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医疗机器人头部企业拥有手术机器人注册证24个,同样位居全国前列。

北京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与本地产业的协同共振。海淀区、昌平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北京市机器人产业的重点布局区域,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海淀区聚焦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的研发,昌平区以成果转化与规模化生产为导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则定位为全产业链综合集聚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格局。

在大会现场,观众们不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展品,还亲身感受到了机器人技术的魅力和潜力。许多机器人已经能够在现场实现复杂任务的自主演示,包括实时感知、动态避障、抓取操作等,展品的“交互性”显著提升,让人深刻感受到技术正在走出实验室,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场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