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北京,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盛大启幕,活动为期五天,以“推动机器人智慧升级,促进具身体智能发展”为核心议题。
宇树科技的领军人物王兴兴,在大会期间接受了媒体访问。他预测,从市场出货量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在未来几年内有望实现年度翻倍的增长。这一乐观预估基于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速度。
王兴兴还提出了一个颇具前瞻性的观点:未来,随着机器人开始承担实际工作任务,社会或许可以考虑引入“机器人税”。他指出,一旦机器人能够广泛参与劳动,其创造的价值应当被纳入税收体系。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2024年中国市场上的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约为2000台,预计到2030年将激增至6万台。
大会现场,各类人形机器人展示了从搬箱子到打太极、跳舞、踢球等多种技能。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以其出色的运动性能吸引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舞蹈、格斗表演和跑步展示方面表现卓越。王兴兴解释,目前机器人更多地以表演形式出现,部分原因是观众对表演更感兴趣,同时也因为当前技术尚不足以支撑机器人广泛参与实际生产。
他进一步阐述,尽管目前机器人主要承担演示任务,但整个行业都在期待机器人能够真正投入工作,解放人力,提升生产效率。王兴兴认为,技术进步需要时间,目前机器人更多地是在特定场景下,如与汽车工厂的合作中,执行有限的工作任务。他预计,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可能会有显著的技术突破,慢的话也不超过五年,但大概率不会超过十年。
王兴兴用个人电脑的发展历史作比喻,强调技术进步需要时间积累。他设想,未来当机器人能够广泛参与劳动时,社会对机器人的认知将发生深刻变化,引入“机器人税”将变得合理。他举例说,如果机器人承担某项工作,其创造的价值中应包含税收部分,直接上缴国家。
关于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王兴兴表示信心满满。他指出,近年来宇树科技凭借在春晚、格斗比赛等场合的精彩表现,已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企业。2024年,宇树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约为1400台,而2025年7月,公司成功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标志着其产品在传统行业获得认可,商业化进程领先。
王兴兴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关注度意味着行业将获得更多资源,但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宇树科技将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以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IDC的报告指出,在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正通过“应用验证—技术突破”的循环模式加速发展,吸引多元化厂商入局,共同构建产业生态。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将达到6万台,复合年增长率高达95.3%。
美国银行的研报则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在2025年可能达到1.8万台,并在未来十年内实现强劲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以及AI技术和产品设计的不断改进,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出货量将达到100万台,2035年更是有望突破1000万台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