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行业的璀璨星河中,擎朗智能的创始人兼CEO李通,一个自学生时代便对自动化情有独钟的理工男,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坚定的信念,引领着企业走过了十六载春秋。他的创业之旅,恰似一部现实版的《当幸福来敲门》,从最初的提着箱子逐家公司推销,到如今产品遍布全球六十余国、超六百座城市,机器人部署量突破十万台,李通的故事激励着无数追梦人。
2025年,正值擎朗智能成立十六周年之际,李通在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的舞台上,接受了深入访谈。展台上,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各司其职,从轮式机器人XMAN-R1在医院场景中的精准分拣,到双足机器人XMAN-F1的自我介绍,再到吸引众多目光的爆米花制作机器人,这些生动展示了擎朗智能在专用与通用机器人领域的深厚积累。李通坚信,未来世界将由这些机器人共同协作构建。
面对镜头,李通分享道:“今年,我们推出了XMAN系列类人机器人,包括双足和轮式两种,它们专为各类服务场景设计,如医院药品分拣、餐厅食品制作等。我们的目标是,在特定场景中迅速实现商业化。”提及机器人行业的起伏,李通显得格外从容:“这个行业经历过起伏,今年尤为热门,但我希望大家保持平常心,因为机器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且需要持续投入的过程。”
对于市场留给企业的时间问题,李通认为:“企业自成立之初,就应明确其技术研发是为市场服务。不为市场服务的企业,很难长久生存。至于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实现,我认为会先从岗位化的垂类机器人开始,逐步向全才发展,最终实现全通用。虽然通用机器人进入家庭还需时日,但岗位化的垂类机器人可能会更快实现。”
谈及订单量的变化,李通难掩喜悦:“今年订单量增长迅速,特别是海外市场,增长率至少达到50%。我们采用雇佣制模式,即客户租用机器人,费用仅为当地人力成本的1/2到1/3,大规模使用非常划算。”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李通表示成本正在逐步下降,未来机器人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之间的剪刀差将促使大规模落地成为可能。
当被问及是否还有人认为做机器人的是骗子时,李通笑道:“虽然仍有少数声音,但已经少了很多。科技创新需要时间,现在的技术还达不到人们设想的程度,比如回家帮忙带孩子的机器人,但我们会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