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盘水的水城区,一场关于地方特色与文化创新的融合正在悄然绽放。这里,刺梨、猕猴桃与春茶,不再仅仅是田间地头的作物,而是被赋予了全新的文化生命,成为了“凉都三宝”。
走进精心打造的特产店,仿佛踏入了一座微型的凉都风情博物馆。刺梨的酸爽、猕猴桃的清甜、春茶的甘醇,这些味道被巧妙地转化为文创产品,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其中,售价仅9.9元的“凉都三宝”文创雪糕,自试营业以来便日均售出上百支,成为了游客们初识六盘水的甜蜜记忆。
在这里,商品不仅仅是商品,更是承载着凉都风情的文化使者。从民族风情饰品到以凉都景点为原型的创意摆件,每一件商品都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广东游客张宇在品尝了“凉都三宝”雪糕后,不禁感叹,这就是他心中的“凉都味道”。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水城区对特色农业的深耕细作。米箩镇的猕猴桃基地,曾是贫瘠之地,如今却成了十余万亩猕猴桃产业的摇篮。刺梨种植和加工规模全国领先,红心猕猴桃种植规模更是全省之最。科技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奇迹,年产值突破13亿元。
特产店内的巧思,更是将农特产品与文化符号完美融合。猕猴桃果酒礼盒、刺梨原浆搭配农民画帆布包,这些创意产品不仅提升了商品的价值,更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了凉都的文化魅力。在“六马”赛事期间,“刺小妮”系列文创产品更是带动了超500万元的关联销售。
离开六盘水时,游客们的行李箱里装满了这些特产伴手礼。从资源输出到文化输出,水城区成功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了“金山银山”。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品尝到了凉都的山水,更读懂了山里人的匠心与智慧。一枚山果、一支雪糕,都成为了连接凉都与外界的桥梁,讲述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