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拉开了帷幕,其主题为“智慧机器人与智能具身体”。展会现场,尖端科技琳琅满目,其中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涛科技)的展位尤为引人注目。一个名为“熊北北”的仿生生命体,以其灵动的眼神和与观众的亲密互动,颠覆了人们对“机器”的传统认知。博涛科技创始人肖迪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个机械装置,而是一个具备AI超级智能的生命体。
“熊北北”通过多模态传感器实时捕捉环境信息,AI决策引擎动态生成互动策略,再由精密的液压-电机协同系统驱动面部表情,实现了情感化交互。这一技术突破,让“熊北北”从“能动”迈向了“能思”。肖迪强调,这背后是算法对力的精准分配,即使是眨眼睛的弧度,也需严格控制,以保持其“拟人感”。正是这份对精度的执着,让博涛科技拥有了15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博涛科技在商业实践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大连的一个旧厂房改造项目中,“熊北北”所在的熊洞街,年接待游客超过160万人次,其中60%来自外地。该项目不仅展示了机械巨兽的互动能力,还通过美食、研学等多元业态,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形成了商业闭环。肖迪表示,他们要做的是“流量引擎”,而非简单的“表演道具”。
博涛科技的“神兽40城”计划正在快速推进,已签约多个城市。每个城市的巨兽都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基因,如南京的“金陵辟邪”融合了神话配色,安徽的“夔牛天街”则呼应了地域传说。肖迪强调,他们卖的是“文化的科技表达”,而非单纯的机器。
肖迪的产业雄心远不止于此。他希望推动中国文旅科技反向输出全球。目前,博涛的机甲巨兽已进入全球市场,中东机械鹰项目的成功落地,证明了“东方美学+硬核技术”的吸引力。博涛科技的双引擎战略包括“巨身智能计划”和“东方神兽IP宇宙”。前者旨在推动AI与机械硬件的深度融合,让巨兽拥有“情绪引擎”;后者则像“漫威宇宙”一样,让每个机甲成为承载文化的超级符号。
肖迪认为,传统旅游存在景区缺内容、文化缺载体、游客缺体验的痛点。他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机甲巨兽这一“鲜活载体”,让《山海经》中的神兽、地域传说中的符号从文字变为可触摸、可对话的存在。肖迪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跨界”基因,从动力工程系学生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者,再到中国智造的推动者,他始终坚信“既懂钢铁,又懂人心”是博涛科技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