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英伟达Omniverse与仿真模拟技术副总裁Rev Lebaredian、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以及银河通用创始人兼CTO王鹤共同出席了一场媒体沟通会。此次会议聚焦于物理AI、仿真技术、机器人平台及其商业应用,以及合成数据与具身智能模型的产业化路径。
会上,Rev Lebaredian首先发表观点,指出过去三四十年间,计算机和IT产业虽然显著提升了各行各业的能力,但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信息空间”。他强调,物理世界,如交通、制造、物流、医疗等领域,蕴含着更大的价值。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机器终于具备了“物理智能”,能够连接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他认为,中国在这一跨越中具有独特优势,包括丰富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开发者资源、强大的电子制造能力以及庞大的制造业基础。
Rev Lebaredian还介绍了英伟达在机器人领域的角色,他们致力于构建三类计算机:嵌入机器人本体的计算机、AI工厂计算机和仿真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旨在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物理AI的落地。目前,英伟达已与宇树科技和银河通用等机器人企业展开合作,例如银河通用的G1 Premium人形机器人就搭载了NVIDIA Jetson Thor,展示了在工业场景中的高效表现。
王兴兴则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通用机器人的重要载体,其结构并不复杂,本质上是由多个关节电机组成。随着通用AI的成熟,制造人形机器人将变得像组装电脑一样简单。宇树科技近期发布了新型人形机器人R1和A2机器狗,展示了在复杂场景中的作业能力和持续负载能力。
王鹤则从具身智能的角度探讨了机器人的未来发展。他指出,通用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个数万亿美元市场的关键产品,而合成数据是推动具身智能快速落地的关键。银河通用与英伟达合作,基于Isaac平台开发了下一代人形机器人项目,旨在通过仿真环境训练并部署多种任务能力。
在媒体问答环节,几位嘉宾就仿真数据在医疗和养老等高精度应用场景中的可靠性、仿真领域的关键技术趋势、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Rev Lebaredian强调,仿真是实现机器人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唯一选择,并指出未来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提升仿真速度和精度。王兴兴则表示,硬件成本已不是机器人商业化的主要障碍,关键在于提升具身智能模型的泛用性和实用性。
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未来,王鹤预测,未来十年内人形机器人的产值将迅速增长,甚至可能超越当前所有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量。他认为,人形机器人将逐渐融入人类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助手。同时,他也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解决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任务执行能力和仿真到现实(Sim2Real)的迁移效率等关键问题。
此次媒体沟通会不仅展示了当前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也揭示了未来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