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机器人大会透视:技术实干化,投资人转向订单为王,产业面临新挑战

   时间:2025-08-11 12:07:58 来源:大力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的盛夏时节,一场汇聚全球机器人智慧的盛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这场名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活动,以“智慧机器人,智能具身体”为核心议题,吸引了全球超过130万名科技爱好者的目光,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展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家企业带来了1500多件展品,其中超过100款为全球首次亮相的新品。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参展企业数量更是突破了50家,创下了同类展会的最高纪录。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预示着机器人产业正迈向商业化落地的新阶段。

现场,机器人们各显神通。有的表演架子鼓,有的制作美食,还有的展示物流分拣等技能。企业们纷纷公布产品售价,并收获了大量订单。这不仅彰显了机器人技术的巨大潜力,也标志着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性能提升方面,展会上的机器人同样令人瞩目。“大黄蜂”机器人凭借其8小时的续航能力和双臂协同搬运30公斤重物的能力,精准匹配了人类的“8小时工作制”。而深圳优必选公司展示的人形机器人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更是仅需3分钟就能实现自主换电,让机器人具备了“7×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能力。

此次大会,机器人行业从“炫技”转向了“实干”。谁能够将技术真正应用到实际场景中,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一趋势在展会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展会上,机器人的功能边界也在不断拓展。逐际动力展示的基于人形机器人平台的“遥操作系统”,能够将操作者的动作同步传递给千里之外的远端设备,适用于危险环境的作业。越疆科技发布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第二代产品,则融合了“机械臂+人形+多足”等多功能,可在工业、商业、家庭等多种场景中应用。

在应用场景方面,机器人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业领域,优必选的Walker S工业版已在多家知名工厂部署,专注于搬运、质检和分拣等工作。在服务场景,星尘智能机器人已在养老院、零售商超等地实现落地,提供冲泡咖啡、拌沙拉等服务。虽然人形机器人全面进入家庭还面临诸多挑战,但一些简单的服务功能已经初露端倪,如越疆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为老人递水等。

在销售模式上,机器人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在展会上开业,部分企业不仅展示产品,还直接进行现场销售。京东作为本届大会的“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多家企业发布了“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超百亿元资源,支持品牌发展,推动智能机器人进入百万终端场景。

尽管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硬件方面,可靠性、材料、电机等环节有待提升;在软件层面,具身智能AI模型尚未取得阶段性突破,导致机器人的“手”和“脑”功能受限。同时,数据训练也面临成本高、算力消耗大以及数据复用困难等问题。

实现量产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但目前降本、精度、寿命和可靠性之间相互制约,导致产品难以稳定适配工业或服务等场景。虽然部分企业公布了量产计划,但受限于产能,目标大多设定在数百至一千台之间,距离大规模量产仍有差距。

尽管如此,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仍然展示了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应用场景的拓展,商业化落地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产业发展仍面临技术和成本等多方面的挑战。未来,机器人产业若要实现更大突破,还需聚焦技术创新,突破具身智能AI模型的瓶颈,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同降低成本,提高量产能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