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通信领域,一项令人瞩目的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高通公司宣布其5G专利授权已覆盖全球超过90%的智能手机市场。这一消息,让人不禁深思其背后的意义。
与此同时,华为作为全球5G技术的领头羊,虽然在专利数量上遥遥领先,但在专利授权的全球占比上,却与高通存在不小的差距。据国际知名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发布的报告显示,华为连续多年在专利申请量上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高通。
信通院的报告同样证实了华为在5G标准必要专利方面的领先地位,无论是在提案贡献度还是有效全球专利族数量占比上,华为都名列前茅。然而,尽管拥有如此强大的专利实力,华为在5G专利授权的推广上却并未如预期般遍地开花。
高通的5G专利授权之所以能够覆盖如此广泛的市场,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成熟的商业模式。早在3G时代,高通就凭借cdma2000标准奠定了其在通信领域的霸主地位,手握大量核心专利,垄断了全球92%以上的CDMA市场。进入4G时代,高通的专利组合中有75%可沿用到5G领域,与众多手机厂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这种长期以来的合作关系,使得手机厂商在采购高通芯片时无需进行额外的适配工作,大大缩短了产品推出周期。因此,即便是在5G时代,众多手机厂商依然愿意与高通保持合作,延续专利授权。高通在专利许可模式上也拥有一套成熟体系,其复杂的许可费收取方式涵盖了标准必要专利和非核心专利等多方面,经过多年的市场磨合,被众多厂商所接受。
相比之下,华为的专利许可费则显得相对合理。5G多模手机单台专利许可费上限为2.5美元,这一价格相较于高通而言亲民许多。然而,这也可能导致一些厂商对华为专利价值的误解,认为价格低就意味着专利价值低,从而影响了华为专利授权的推广。
从市场竞争环境来看,高通凭借其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布局和与运营商、手机厂商等多方的紧密合作,构建了庞大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不仅巩固了高通在市场中的地位,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机厂商对专利授权的选择。而华为则因外部环境的影响,在部分海外市场拓展受阻。一些厂商可能会因忌惮外部压力,即便认可华为的专利技术,也不敢轻易选择华为的专利授权。
高通在5G时代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它将专利变成了“技术税”。通过控制通信标准的底层架构,高通进行捆绑销售,使得手机厂商在使用其专利时不得不接受其游戏规则。这种商业模式不仅让高通在5G时代依然能够躺着赚钱,也让众多手机厂商陷入了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