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场盛大的科技盛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为期五天的活动吸引了全球目光。此次大会展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余件尖端展品,更有上百款新品首次亮相,其规模与影响力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技术突破与实际应用方面,大会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人形机器人以其卓越的抗冲击格斗能力吸引了大量观众,而异构机器人则通过跨场景协同作业,彰显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机器人技术在多个场景中的深入应用也备受瞩目,它们能够完成高复杂度、长流程的任务,特别是在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大幅缩短了术前规划时间,智能应用的成效显著。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家庭、社区还是医疗领域,各类服务机器人纷纷涌现,它们不仅能够主动提供服务,还能实现多机协作,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技术与场景的双重推动,使得机器人即将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充满智能与温暖的未来图景正逐渐清晰。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的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89.1万家。其中,2025年新增注册的相关企业数量高达9.1万余家。从近五年的注册数量趋势来看,机器人相关企业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并在2024年达到了历史顶峰。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和江苏省的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遥遥领先,两地的企业数量总和超过了27.9万家,占据了全国总数的31.3%。紧随其后的是山东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拥有超过6.6万家、4.3万家和3.3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这些地区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了我国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力量。
据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涉及司法案件的机器人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2.93%。虽然这一比例相对较低,但也提醒我们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关注并解决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