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大,这家曾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巨头,如今却走到了退市的边缘。近日,港交所的一纸公告,正式宣告了中国恒大上市地位的终结。
据港交所发布的消息,中国恒大因长时间未能满足复牌指引要求,且股份自2024年1月29日起停牌至2025年7月28日,期间未有复牌交易,港交所决定取消其上市地位。按照安排,中国恒大的股份将在2025年8月22日进行最后一天的交易,而自2025年8月25日上午九时起,其股份上市地位将被正式取消。
面对这一决定,中国恒大方面表示,无意就取消上市地位的决定申请复核。这意味着,这家曾经市值高达3700亿港元的房地产公司,将正式告别港交所。
回顾中国恒大的发展历程,其从2009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以来,一度成为中国最大的内地民营房企之一。然而,随着债务危机的爆发,中国恒大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2021年,恒大财富爆雷事件更是将其推向了风口浪尖。此后,中国恒大开始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动作,但并未能挽回颓势。
2023年,中国恒大披露了2021年和2022年两个财务年度的经营数据,合计亏损超过8000亿元,这一数字刷新了中国企业最高亏损纪录。同时,其负债总额也高达24374.1亿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债务压力,中国恒大及其控股子公司恒大汽车均陷入了经营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恒大走向退市的过程中,其董事会主席许家印也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顶格处罚。这一连串的打击,无疑加速了中国恒大退市的步伐。
尽管中国恒大方面表示,退市后股份的股票仍然有效,但将不会在港交所上市和买卖。这意味着,对于广大股东和投资者来说,他们手中的中国恒大股份将失去流动性,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对于中国恒大来说,退市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这也是其长期债务危机和经营不善的必然结果。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说,中国恒大的退市也敲响了警钟,提醒企业要注重风险防控和稳健经营。
在退市前夕,中国恒大的清盘人也公布了首份进展报告。报告显示,尽管相较于整体资产负债表,迄今为止的变现金额有限,但仍达到约20亿港元。然而,这些资金对于解决中国恒大的巨额债务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如今,中国恒大已经走到了退市的边缘。对于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巨头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唏嘘的结局。然而,这也提醒我们,无论企业曾经多么辉煌,一旦忽视风险防控和稳健经营,都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