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插混)以其独特的“可油可电”特性,一度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对于那些只有一辆车且对纯电续航存在担忧的家庭而言,插混车型凭借其较高的性价比和实用性,成为了一个务实的选择。过去,插混车型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众多车企纷纷布局这一领域,而蔚来则坚守纯电路线,显得独树一帜。
然而,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年上半年,纯电车型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份额约为60.9%,插混车型占29.3%,增程式车型占9.8%。尽管插混车型仍占据一席之地,但纯电车型的复苏势头强劲。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和技术的成熟,纯电车型的价格更加亲民,部分新车上市时甚至与插混车型同价,甚至更低。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暴跌,使得纯电车的成本大幅降低。再加上价格战的影响,纯电车型的价格进一步下探。同时,800V高压技术、超快充技术的成熟,使得主流纯电车型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补能速度也显著提高。如今,主流纯电车型的续航里程普遍超过600公里,部分车型甚至达到700-800公里,续航焦虑大大减轻。
相比之下,插混车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一方面,城市政策逐步偏向纯电车型,插混车型在上牌、限行、路权等方面逐渐失去优势。另一方面,插混车型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一味追求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这反而强化了消费者对纯电车型的接受度。许多插混车主发现,他们购买插混车型原本是为了解决续航焦虑,但实际上,他们一周下来都在使用纯电驱动,油箱几乎用不上。
插混车型的动力电池衰减问题也日益凸显。频繁高压快充或长期不使用充电桩充电都会导致动力电池快速衰减。许多插混车主反映,当动力电池健康度降至80%以下时,会显著影响电池包的续驶里程和快充能力。这意味着插混车型的电池寿命可能比纯电车型更短。一些插混车主因为长期使用快充桩补能或长期让电池处在馈电状态下使用发动机充电,发现电池健康度已经出现一定下滑。
随着纯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城市政策对纯电车型的倾斜,插混车型的市场地位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消费者在技术路线上的选择也变得更加明确,纯电车型逐渐成为主流选择。插混车型“可油可电”的灵活性原本是个优点,但现在反而变成了其发展的障碍。未来,纯电车型占据汽车市场主导地位的时间可能会比预期更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