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对冲基金经理迈克尔·巴里,因其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的精准预测而声名鹊起,其事迹后来被搬上大银幕,成为电影《大空头》的原型人物。近期,这位华尔街的传奇人物在中概股市场上演了一场“空翻多”的精彩操作。
自2022年第四季度,迈克尔·巴里便对中国资产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阿里巴巴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大手笔买入,显示出他对中国市场的深度布局。然而,今年一季度,面对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他一度采取了保守策略,不仅大幅削减了投资组合,还买入了中概股的看跌期权,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二季度,迈克尔·巴里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根据他旗下的Scion资产管理公司最新披露的持仓报告,他不仅卖出了之前持有的中概股看跌期权,还积极买入了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看涨期权。这一转变,无疑是对中概股市场前景的一次重要看好。
迈克尔·巴里的这一操作,并非孤例。近期,多家外资巨头也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看好态度。有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已经重新回到了国际投资者的视野中,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兴趣已经升至近年来的高点。
惠理中国业务的一位高级投资专家指出,中国资产具有三大核心竞争优势。首先,中国拥有高度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了制造业升级和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低成本高效率工业制造能力。其次,中国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兑现了“工程师红利”,使得中国商品逐步摆脱了低质低价的标签,部分商品甚至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品牌溢价。最后,中国在科技核心领域长期大规模投入,具备追赶和超越国际最高水平的潜力,目前在AI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
这位投资专家进一步表示,中国实体经济的这些优势,使得国际资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关注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基本面。这无疑为中国资产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