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锂电池安全突破!全国锂电相关企业数量已超2.9万家

   时间:2025-08-19 00:31:5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的白春礼、郭玉国及张莹科研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智能气体管理策略”,该策略的核心在于构建正极的阻燃界面。这一设计能够依据温度变化自动响应,为电池安全提供了双重保障。当电芯温度攀升至100℃时,阻燃界面会释放含磷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迁移至负极,有效减少了63%的可燃气体生成,并成功抑制了正极49%的氧气释放。

在热滥用测试中,该策略展现出了卓越的效果。测试中,0.6Ah的锂金属软包电芯实现了零爆炸的纪录,热失控峰值温度大幅下降,从原先的1038℃降低到了220℃。更令人瞩目的是,电池内部的整体产气量减少了63%,可燃气体占比显著降低,有效减轻了电池内部的压力,大幅降低了爆炸的风险。这一成果为电池安全防护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我国锂电池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2.9万家,处于在业或存续状态。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江苏省和湖南省的锂电池相关企业数量名列前茅,三地的企业总数超过1.6万家,占据了全国总数的57.98%,显示出这些地区在锂电池产业上的强大实力和集群效应。

进一步分析天眼查数据,我们发现约有15.29%的锂电池相关企业涉及司法案件,这提示我们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并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和风险。

锂电池相关企业地域分布图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锂电池作为关键部件,其安全性和性能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的这一创新策略,无疑为锂电池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将是行业持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