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能源领域的知名专家周大地在一档节目中发表观点,认为电动车的广泛普及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并预测今年电动车的市场占比或将达到50%。他还更大胆地预测,固态电池的全面应用可能会早于2030年,到2035年,燃油车或将退出市场舞台。
周大地的这一预测,迅速将固态电池推向了市场热点。股市中,相关概念股表现抢眼,临近午盘时,诺德股份涨停,国轩高科涨幅超过6%,固态电池指数也一度探底回升,涨幅超过0.3%。
整个8月份,固态电池指数的表现尤为亮眼,截至8月18日,该指数已上涨7.66%,远超过同期大盘的3.33%涨幅。而固态含量占比超过四成的CS电池指数,更是区间上涨了11.82%。
电池ETF(561910)紧密跟踪这一指数,年内涨幅已超过16%,并且在昨日获得了1183万元的大额资金净流入,这或许预示着有资金正在悄悄布局。今日午盘,该ETF再度冲击年内新高,最终收涨0.53%。
从产业化时间表来看,最近半个月内,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密集披露了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实质性突破,这无疑进一步强化了板块的投资逻辑。
例如,电池ETF(561910)的成分股鹏辉能源,其新一代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实现了显著提升,从280Wh/kg跃升至320Wh/kg,中试线建设也在按计划推进,预计将于今年9月底建成。
孚能科技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同样取得了超预期的进展,量产时间表被提前,预计今年就能交付第一代产品,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而到2026年,公司将推出第二代固态电池,目标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并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大规模量产。
国轩高科的金石电池(固态电池)目前正处于中试量产阶段,中试线下线的电芯良品率已达到90%,为商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也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这标志着国轩高科在固态电池领域向规模化生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国轩高科参股的安瓦新能源也宣布,其全球首条GWh级全固态电池生产线的首批工程样件已成功下线,这验证了大规模制造的可行性。
在材料方面,格林美针对固态电池开发的富锂锰基前驱体材料已进入吨级认证和出货阶段,该材料可应用于3C、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为固态电池供应链提供了有力支撑。
历史经验表明,颠覆性技术在从1到N的扩张期往往能带来显著的投资回报。据EVTank发布的《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而2024年仅为5.3GWh),其中全固态电池的占比将接近30%,约为184GWh。
尽管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尚未完全确定,各企业的量产进度也存在差异,个股波动风险较大,但通过电池ETF(561910)进行投资,不仅可以全产业链布局固态/半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材料供应及生产的核心企业,还能有效分散技术路线风险。
无论最终哪种技术路径成为主流,或是哪个应用场景率先爆发,投资者都能通过这一方式分享到整个产业升级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