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国外媒体报道指出,苹果公司已经悄然启动了iPhone 17系列的批量生产流程,并且此次在生产布局上做出了重大调整,显著增强了在印度市场的生产能力。未来,面向美国市场销售的新款iPhone,主力供货地将转向印度。
数据显示,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印度已跃升为美国手机市场的最大出口国,占据了美国市场总销量的44%份额,而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手机份额则下降至25%。这一变化标志着全球智能手机供应链格局的深刻调整。
据业内消息透露,苹果正积极考虑进一步扩大在印度的产能规模,并计划在2026年推出的iPhone 18系列中,实现完全由印度向美国市场供货的目标。这一战略举措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印度在苹果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受关税政策影响,即将面世的iPhone 17系列价格或将有所上调。具体而言,iPhone 17标准版将维持原价不变,而新款iPhone 17 Air的起售价则达到了949美元,较之前的Plus版本上涨了50美元。同时,两款Pro版机型的起售价也将相应提升50美元。
还有传闻称苹果可能采取更为隐蔽的涨价策略,即在表面上保持与前代产品相同的价格标签,但实际上通过取消128GB存储版本,转而依靠存储容量的溢价来实现价格的上调。这一做法若得以实施,无疑将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