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探索DCS一体化技术新路径

   时间:2025-08-26 04:18:0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新能源领域,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日益成为解决电力系统“双高”特征的重要方案。这类电站具备快速启停、功率爬坡及有功无功宽幅调节等特性,不仅能够作为增量灵活调节电源,还能在“风光绿电外送”中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然而,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控制系统却面临着分散控制的挑战,特别是压缩机和空气透平这两大核心设备的控制,通常由各自设备自带的控制系统实现,导致整个电站的调节过程复杂且效率低下。

针对这一问题,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一体化技术的提出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DCS系统以其高可靠性、丰富的接口和通信网络等技术优势,在工业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随着DCS系统一体化概念的普及,大型火电厂的主辅机系统已基本实现DCS一体化控制,这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DCS一体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目前,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控制系统现状是,压缩机和空气透平的控制主要由设备自带的控制系统实现,而其他系统则由DCS系统控制。这种分散的控制方式不仅增加了操作复杂度,也降低了电站的整体自动化水平。因此,实现压缩机和空气透平控制系统与DCS系统的一体化,成为提升电站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的关键。

在DCS一体化技术方面,主要有三种思路:控制室一体化、监控网络一体化和软硬件系统一体化。控制室一体化仅仅是控制系统在物理空间位置上的整合,各系统仍互不关联;监控网络一体化则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各主辅控制系统监控网络层面的交互,自动化水平有所提升;而软硬件系统一体化则是将全厂主辅机所有系统的控制统一纳入到同一套控制系统平台内,实现真正的集中监控和控制。这种方式不仅简化了系统结构,还提高了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在实现DCS一体化的过程中,压缩机和空气透平控制系统的接入是关键。对于压缩机控制系统,虽然目前主流的大型压缩机多采用独立的PLC系统,但随着PLC和DCS技术的融合,采用DCS实现压缩机控制已成为可能。然而,这需要在DCS系统中开发高性能处理器并定制化压缩机算法模块。对于空气透平控制系统,由于其主要采用DEH实现,而通用型DEH本身就是在DCS基础上开发的,因此实现DEH与DCS的一体化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DCS一体化的实现带来了诸多优点。首先,统一的软硬件配置大大提高了热控人员的维护效率和设备调试速度;其次,减少了设备故障率和备品备件的数量和种类,降低了电站的运行成本;统一的人机接口使得运行人员能够全面监视全部系统工况,提高了监视的可靠性和简便性;最后,DCS一体化还增强了系统的整体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异构系统之间的联网和通信接口。

根据火电厂DCS一体化的经验,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DCS一体化配置方案也在逐步探索中。该方案旨在将压缩机和空气透平两大关键设备的控制系统接入DCS系统中,实现全厂DCS全过程监视和控制。通过统一的软硬件配置和组网方式,提升电站的自动化管控水平。

在当前全国产化、自主可控的趋势推动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DCS一体化系统采用国产品牌甚至是纯国产、完全自主可控品牌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电站的自主可控能力,还能促进国内DCS厂商的技术研发和创新。

随着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和DCS技术的不断发展,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主辅机DCS一体化控制将成为必然趋势。这一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为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