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股市场的估值与盈利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回顾2010至2024年的数据,燕翔揭示了市场中的一些关键趋势。
首先,从公司样本结构来看,低ROE(净资产收益率)公司的数量持续增加,而高ROE企业数量相对稳定,但占比始终维持在低位。这一分布特征表明,在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盈利分化加剧的背景下,能够长期保持高ROE的公司愈发稀少,市场对这类公司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
其次,从估值结构来看,A股市场对不同盈利能力公司的定价逐渐分化。高ROE企业虽然稀缺性提升,但估值溢价有所收敛;低ROE公司长期折价,而中等盈利公司则保持相对均衡。数据显示,ROE超过20%的企业在2010至2020年间长期保持显著的估值溢价,PB(市净率)相对整体市场的倍数维持在1.2至2.1倍之间。然而,自2021年以来,高ROE企业的相对估值显著回落,至2024年已下降至接近长期中枢水平。
与2020年“核心资产”估值高点时期相比,当前ROE超过20%的绩优股呈现出数量减少与估值下行的双重变化。能够连续三年维持高ROE水平的公司数量及占比显著下降,反映出高盈利质量资产的稀缺性进一步加剧。同时,这类公司的PB相对估值已回落至历史较低区间,明显低于2020年左右核心资产高估时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高ROE板块已展现出一定的投资吸引力。
在样本特征和时间性结构演变方面,研究选取了2010至2024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池,并通过多重标准筛选,构建了用于ROE分组与PB估值分析的高质量样本集。结果显示,ROE为负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从2010年的220家增加至2024年的1208家,占比从约12%上升至超过26%。ROE在0至10%之间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成为所有区间中扩张最显著的板块,至2024年已占全部有效样本的约49%。而ROE在10至20%之间的企业数量保持平稳增长,ROE超过20%的企业数量则整体维持在较低水平。
从估值的时间演绎和关注机会来看,A股市场不同ROE区间公司的PB中位数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分化与趋势演变。整体市场PB中位数从2010年的3.77倍一路下行至2023年的1.83倍,尽管2024年有所修复,但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ROE超过20%的优质公司持续体现出估值溢价优势,尽管其PB中位数有所波动,但仍明显高于其他ROE区间。这显示高ROE公司因盈利能力突出且长期稀缺,而受到市场的青睐。
A股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盈利与估值结构变化。高ROE企业的稀缺性不断提升,市场定价趋于保守,为高ROE资产的未来潜在估值修复与市场再定价创造了条件。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并深入研究这些高ROE企业,或将成为获取长期回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