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AI听力机到随身智能体:听力熊如何以大模型解码10后学习与陪伴新场景

   时间:2025-09-17 07:17:47 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90后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时,10后群体已悄然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首批"原住民"。这代出生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时代的青少年,被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马克·麦克林德尔命名为"阿尔法世代"。他们从出生起就沉浸在智能设备构建的虚拟世界中,对传统教育工具的需求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听力熊团队创始人袁琳带领的研发团队,正是捕捉到了这一代际变革的契机。这支拥有十年以上AI技术研发经验的团队,在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AI听力机时,就明确将目标用户锁定为10后群体。他们发现传统复读机已无法满足当代青少年对个性化、互动式学习的需求,转而通过"硬件+软件"的创新模式,打造出具备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智能教育设备。

2023年成为技术转折的关键节点。随着GPT-4等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听力熊团队迅速调整研发方向,与阿里云通义实验室展开深度合作。基于Qwen-Turbo大模型定制的TeeniGPT,首次将中英文双语交互功能引入教育硬件领域。这款搭载在T6型号上的创新产品,让青少年日均使用时长从1小时跃升至2小时以上,验证了大模型技术对教育场景的颠覆性价值。

技术升级带来的不仅是性能提升,更催生了全新的产品形态。2024年8月,团队推出的"AI孙悟空"角色互动功能引发市场热潮。这款基于定制化大模型开发的虚拟伙伴,不仅复现了经典文学形象的语言特征,更通过苏格拉底式对话引导青少年主动思考。上线首日即创造10亿次token调用量的纪录,日均对话频次突破90次,印证了青少年群体对智能陪伴的强烈需求。

在成功打造孙悟空IP后,团队相继推出林黛玉、周瑜、哪吒等文化IP角色,形成独特的"学科天团"体系。其中AI哪吒上线当日调用量突破28亿次,刷新国内AI交互终端单日纪录。这些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开发的角色,不仅能进行语音对话,还可通过拍照识别物体并展开讲解。当用户拍摄一盏台灯时,设备会以牛顿的视角讲解光学原理,这种创新交互方式使青少年日均互动频次再次翻倍。

技术演进带来的成本优化同样显著。2024年9月阿里云宣布大模型价格下调,Qwen-Turbo价格直降85%,极大缓解了研发团队的运营压力。这促使听力熊加速技术迭代,在2024年底将多模态交互能力全面融入产品。通过整合通义千问VL视觉模型和Omni多模态框架,设备实现了从单一语言交互到"视觉+语言"的复合交互升级。

市场调研数据支撑着产品战略的转型。2024年对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显示,这代AI原住民对虚拟伙伴的需求已超越工具属性,更期待获得情感陪伴与创造力激发。基于此认知,听力熊将产品定位从学习工具升级为"随身智能体",开发出智能写作、口语陪练、旅行攻略等50余种交互技能,日均调用量突破900万次。

技术突破持续推动应用场景拓展。最新研发的小熊助手通过接入第三方内容接口,在轻量化设备上实现了实时检索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或拍照触发即时解答,将学习场景延伸至旅行翻译、记忆记录等生活领域。正在研发的视频生成功能,则计划通过设备传感器自动识别场景并生成讲解视频,预示着全模态交互时代的来临。

国际化战略成为2025年的重要布局。依托阿里云的多语种大模型和本地化适配能力,听力熊的AI随身智能体已进入东南亚和日韩市场。这款承载着文化传承使命的智能设备,正朝着"让1亿10后通过AI解码世界"的目标稳步迈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