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短视频时总听到‘旧手机放转转回收’,现在这熟悉的广告词可能要变了。”随着9月22日转转集团正式宣布逐步关停自由市场业务,这家曾与闲鱼、爱回收并称线上二手交易“三巨头”的平台,正站在战略转型的十字路口。
此次业务调整并非临时起意。早在7月,转转便开始收紧自由市场品类,大量用户上架的商品被莫名下架,引发“未经沟通强制下架”的争议。有交易超300单的老用户直言:“硬生生把自己逼走,关停C2C后估计很多人要卸载。”这场被外界视为“自断一臂”的转型,究竟是应对竞争的破局之举,还是过度矫正的冒险?
中国二手交易市场潜力巨大,规模已超3万亿元,但转转的生态位始终尴尬。作为58同城二手频道孵化出的平台,它既无闲鱼背靠阿里生态的社区优势,也缺爱回收依托京东的物流协同。微信九宫格的黄金入口早已被京东、拼多多等淹没,广告投放成为维持C2C市场存在感的主要手段,但高昂成本与有限效果形成鲜明反差。更棘手的是,C2C模式下的网络诈骗、灰色交易频发,个体卖家流动性大导致责任追溯难,平台声誉屡受冲击。
赔本赚吆喝是C2C模式的另一重困境。转转CEO黄炜曾公开透露,2022年对C2C业务的补贴力度接近两亿元,而平台仅靠信息撮合难以收取手续费。相比之下,闲鱼在阿里内部的权重持续上升,马云春节后首站考察便选择该业务,明确要求其“做娱乐平台,服务年轻人生活方式”。公开数据显示,闲鱼注册用户超6亿,00后活跃用户占比达22%,社区生态优势显著。
这并非转转首次尝试转型。2016年推出验机服务,2020年合并找靓机强化C2B2C模式,转转试图通过官方质检、365天质保等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但2023年底的“阴阳合同”风波暴露了质检漏洞——同一部手机前后检测报告不一致,迫使平台推出七天无理由退货。2024年,黄炜投入2亿元扩大质检部门,全国三大质检中心员工占比超半数,试图以“用户体验保卫战”重塑信任。
业务边界的扩张从未停止。2022年提出“二手拯救世界”口号后,转转战略投资循环时尚平台红布林1亿美元,2024年9月更完成全资收购,创始人出局,CEO由转转集团联合创始人兼任。2025年6月,首家“超级转转”循环仓店在北京开业,3000平米空间涵盖箱包、鞋服、首饰等200余品类,3万SKU均附带官方质检报告,试图以“线下体验+标准化服务”切入二奢市场。
“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转转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黄炜的表态背后,是二奢市场“潜力大但乱象多”的现实。然而,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的陨落堪称前车之鉴——这家曾年交易额10亿元、自建3000平米养护工厂的平台,上市后迅速跌落神坛,2022年陷入破产、欠薪传闻,最终成为时代注脚。
尽管黄炜强调C2C业务收入占比仅3%,关停影响有限,但短期挑战已然浮现:部分习惯自由交易的用户转向闲鱼等竞品,系统改造、人员调配等成本增加。更值得警惕的是,得物等平台近年大力鼓励C2C模式,通过降低入驻门槛吸引多元化卖家,而转转的“断臂”策略是否会错失这一趋势?QuestMobile数据显示,闲鱼在2025年上半年APP用户规模增长榜单(MAU亿级)中排名第13,转转则未上榜。
“小红书上的二手交易越来越多了。”有行业人士指出,生活方式领域的心智占领可能催生新的竞争对手。当转转试图通过关停C2C告别旧敌时,新的挑战者或许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