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2025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邀请了全球多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学界、业界及公益机构的嘉宾参与,共同探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议题。腾讯QQ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参加“未成年人保护微创新实践与协作对话沙龙”环节,腾讯公司社交线安全总经理于群介绍了QQ在未成年人保护上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并分享了在AI时代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更好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QQ未成年人模式:为青少年提供“安全探索 - 知情可控 - 陪伴成长”社交环境
“作为拥有5.32亿月活用户的国民级社交平台,QQ一直很重视保护未成年用户的社交安全体验。”于群在沙龙上介绍说, QQ早在2020年3月就自发推出了行业内第一个给未成年人的专属模式——学习模式,这也成为后续“未成年人模式”的雏形,至今已进行了80余次迭代升级,现已形成"安全探索-知情可控-陪伴成长"的三层防护体系。

据介绍,在安全防护层面,QQ未成年人模式在搜索、加好友、群聊、空间权限、频道等场景完善保护,有效防范陌生社交风险,让未成年用户可以更安全地探索网络社交体验。
QQ也为家长提供了更多管理权限,让家长对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更知情、可控。“基于‘动态授权+分级防护’的理念,为家长提供智能化的权限管理机制,敏感权限的开启均需二次验证。”于群举例说,家长可针对单个网页链接灵活设置禁止访问、当日有效、30天有效三种授权时效,形成可追溯的防护闭环。
此外,QQ未成年人模式还提供了AI陪伴、经典名著等正向内容,帮助未成年用户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汲取知识。
未成年风险预警:护苗助手+家庭守护圈,以技术链接多方力量参与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汇聚政府、企业、家庭和社会力量等各方合力。“为了更好联动各方参与,我们推出了QQ护苗助手、QQ家庭守护圈等功能,让技术成为连接政府监管、社会教育和企业责任的桥梁。”于群表示。
从未成年用户本身角度看,因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童星招募”、“兼职约拍”等精心包装的网络陷阱时,缺乏辨识能力。QQ护苗助手就像通过智能技术打造的“AI守护员”,在加好友、内容传播等多个环节都提供了安全提示;结合技术、漫画和案例等内容,搭建了智能知识库,可以随时查询风险、举报求助。
而从家长角度看,虽然关心孩子安全,却难以掌握数字世界的运行规则。QQ近期推出的“家庭守护圈”,则为家长与孩子搭建起一座数字桥梁——依托AI大模型提供7×24小时在线咨询,将专业防诈知识转化为通俗对话,成为家庭的“数字安全顾问”;当系统检测到风险时,在提醒当事人的同时还会同步通知守护圈内的家庭成员,实现从“单人防护”到“全家守护”的升级。通过家庭化的联动模式,让网络安全不再是冰冷的技术条款,而成为了家人之间互相关心的情感纽带。
线上+线下科普教育:知识赋能,提高青少年识别能力
未成年人科普教育是网络保护体系的重要一环。QQ通过“线上精准干预+线下沉浸教育”的双轮驱动,探索数字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的新路径。
在线上教育方面,QQ推出了“萤火关怀卡”, 覆盖防诈骗、防网暴、防性侵、心理健康等30余个主题。例如,当用户在QQ内输入风险词汇进行搜索(如“代解防沉迷”“租号”等),QQ会弹出对应的关怀卡内容进行提醒和正向引导。而在 “企鹅成长园”中,通过引入官方背书和专业机构出品的内容资讯,提供指南和专业心理支持,帮助未成年用户提升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在线下教育方面,QQ携手相关单位持续走进校园和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如“QQ开学第一课”、“腾讯护苗工作站夏令营”等。通过互动问答、论坛PK、在线直播等形式,在寓教于乐中提升未成年用户的风险识别与防护能力。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于群也分享了QQ在结合AI 技术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上的计划,如青少年陪伴AI智能体,有望可更精准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情绪,进行更专业的心理咨询疏导和陪伴。
“QQ希望借助技术能力,让每个孩子既能享受数字世界的精彩,又能远离它暗处的风险。这是技术应有的人文温度,也是践行腾讯‘科技向善’的理念。”于群最后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