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引擎+全球航道”双驱动,阿里专有云擘画未来十年增长新蓝图

   时间:2025-09-29 23:14:2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高层明确提出将阿里云定位为全球领先的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并首次公开了从通用人工智能(AGI)向超级人工智能(ASI)演进的战略愿景。作为这一战略的核心载体,阿里专有云正式发布面向未来十年的“双I”发展框架,即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技术支撑、以全球化(International)为市场拓展方向。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兼专有云总经理刘国华指出,AI技术正在重塑云计算的服务形态。传统云计算主要解决数据存储和通用计算需求,而融入AI能力后的云平台已演变为智能工厂,不仅能提供模型训练、数据处理等专项服务,还能帮助企业构建定制化创新应用。这一转变背后是计算范式的革命性升级——从CPU主导转向GPU驱动,以大模型为核心的AI计算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据Omdia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其中阿里云以35.8%的份额位居首位,超过第二名与第四名之和。IDC数据进一步显示,阿里云在中国AI基础设施市场同样保持领先地位。刘国华透露,通过与客户深度合作,阿里云已形成共识:不是新建AI云平台,而是将现有云资源升级为AI驱动型架构。

支撑这一战略的技术底座是阿里云专有云的飞天企业版。该平台采用“一云多芯”架构,全面兼容国产主流芯片,确保供应链安全;通过“一云多算”技术实现CPU、GPU等异构算力的统一调度,资源利用率提升100%。在IaaS层,阿里云通过硬件极致优化,使GPU虚拟化调度粒度达1%,百万Token推理成本降低89%以上。PaaS层整合训推一体工具链和全生命周期Agent开发平台,MaaS层则支持百炼专属版大模型服务平台直接部署,并与魔搭社区10万个开源模型实现无缝对接。

全球化布局成为另一战略支点。阿里云已在全球29个地区部署91个可用区,近期新增巴西、法国、荷兰节点,形成覆盖亚欧美三大洲的服务网络。在亚太市场保持份额第一的基础上,阿里专有云推出三种国际化服务模式:主权云通过与当地运营商合作构建合规公共云;金融云将国内金融行业经验推广至全球;V2C服务助力客户从传统虚拟化平台向AI原生云迁移。为保障海外服务质量,阿里云建立了7×24小时多语言应急体系,并开发云维小智等智能运维工具。

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的双重驱动下,阿里专有云已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其飞天企业版与公共云采用同源技术架构,经过标准化改造后具备强可复制性。IDC评估显示,阿里云在专有云运营平台七个技术维度均获满分。在政企市场,阿里云已服务超1000家大型客户,包括30余家部委单位、50多个城市大脑及90%的央国企客户。

核心产品通义大模型持续领跑行业。自2023年开源以来,该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云栖大会上发布的Qwen3-Max性能跃居全球前三,Qwen3-Next架构将训练成本降低超90%。算力层面,阿里云过去一年AI算力增长超5倍,AI存力增长超4倍,跻身全球四大超级AI云之列。通过软硬全栈协同优化,阿里云已构建从芯片到模型服务的完整技术链条。

典型应用场景验证了技术价值。在青海三江源保护区,AI驱动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将藏羚羊种群巡查时间从数天缩短至3分钟;重庆“渝小智”政务助手实现86.57%的问题自动解决率,支持1700余项业务“边聊边办”;中国煤科与阿里云合作的地质大模型已在全国87%的千万吨级矿井部署。这些实践表明,阿里云的全栈AI体系正在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首选方案。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