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浪潮信息近日以两项突破性成果引发行业关注——超扩展AI服务器元脑HC1000与元脑SD200超节点的发布,标志着智能体产业化进程迈入高效低成本新阶段。前者将百万Token推理成本压缩至1元,后者则让DeepSeek-R1模型实现8.9ms的端到端延迟,双管齐下破解了AI规模化落地的核心难题。
元脑SD200超节点的技术突破集中体现在架构革新与通信优化。通过多主机3D Mesh系统架构,该设备将64张GPU整合为统一计算域,显存空间扩展至4TB,配合自研Open Fabric Switch实现跨主机全局编址。在互联协议层面,极简三层协议栈摒弃传统网络层,使GPU可直接访问远端显存,将基础通信延迟降至百纳秒级。实测数据显示,其运行DeepSeek-R1时TPOT(每Token输出时间)达8.9ms,较前代SOTA方案提升近一倍,671B参数模型扩展效率实现16.3倍超线性增长。
针对智能体交互的特殊性,元脑SD200设计了多重保障机制。Smart Fabric Manager动态规划64卡全局最优路由,分布式流控机制避免网络拥塞,硬件级链路层重传将故障恢复时间压缩至微秒级。这些创新使设备在支持64个AlphaFold3蛋白质预测模型并行运行的同时,仍能保持系统稳定性,解决了万亿参数模型跨机通信的延迟累积难题。
在成本控制领域,元脑HC1000展现出颠覆性实力。通过解耦推理流程的Prefill与Decode阶段,并将后者进一步拆分为注意力运算与FNN模块,该设备使单卡算力利用率最高提升5.7倍。硬件层面采用16卡计算模组均衡设计,配合全对称DirectCom极速架构,实现计算与通信1:1均衡分配。测试表明,其推理性能较传统RoCE方案提升1.75倍,单卡成本降低60%,系统均摊成本下降50%,最终将百万Token输出成本压缩至1元水平。
行业数据显示,智能体应用每月Token消耗量较去年增长50倍,单个智能体部署成本达5000美元/月。浪潮信息指出,未来五年该指标将呈指数级攀升,成本瓶颈若不突破,规模化部署将难以为继。元脑HC1000通过模型结构解耦与硬件均衡设计,打破了"五边形战士"芯片的依赖,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实现资源精准匹配,为高强度交互场景提供了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
两项产品的技术路径折射出AI计算架构的转型方向。当通用GPGPU架构面临系统规模、电力消耗与投入产出失衡的三重挑战时,专用化、场景化的计算系统开始显现优势。浪潮信息通过软硬件深度协同优化,在智能体商业化关键期抢占先机,其创新实践或将推动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效率竞争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