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海澜之家港股上市背后:周立宸如何破局增长困境寻新机遇?

   时间:2025-10-29 05:15:3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海澜之家近日宣布启动港股发行计划,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这一动作标志着这家以男装业务起家的企业,正加速推进其全球化战略布局。面对国内市场增长放缓、主品牌发展遇阻等挑战,掌舵人周立宸正试图通过多元化转型与海外市场拓展,为企业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自周立宸逐步接管公司以来,海澜之家便面临业绩增速下滑的困境。2024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首次出现双降,打破了此前持续增长的态势。进入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仅录得1.73%,净利润同比下滑3.42%,核心主品牌收入更是同比下降5.86%,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主要因素。尽管主品牌在总营收中仍占据七成以上份额,但其疲态已显,与周立宸上任初期强化主品牌竞争力的目标形成反差。

门店结构调整是周立宸推行战略转型的另一重要举措。2025年上半年,主品牌门店数量净减少110家,其中加盟店减少174家,直营店增加64家,门店规模回落至三年前水平。这一调整背后,是公司“提质增效”战略的体现——直营门店毛利率高达63.89%,远超加盟店的42.02%。尽管短期内门店数量下降,但长期来看,关闭盈利能力不足的加盟店有助于改善利润表现。然而,线下渠道作为核心营收支柱,其收缩叠加消费市场整体疲软,仍给企业增长带来压力。

库存问题同样是周立宸需要解决的难题。过去五年,公司存货规模以年均12.76%的速度增长,2024年达到119.9亿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102.55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近50天至322.6天。尽管公司通过可退货商品机制转嫁部分跌价风险,但2020至2024年累计超22亿元的存货跌价损失,仍暴露出供应链管理与市场需求预判的不足。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降低库存压力,成为检验管理层能力的重要课题。

为突破增长瓶颈,周立宸选择了“多元化品牌+国际化市场”的双轮驱动战略。在品牌矩阵建设方面,公司打破“男人的衣柜”单一定位,通过内部孵化与外部合作,向女装、童装、运动零售等领域延伸。例如,OVV女装聚焦中高端市场,英氏YeeHoO深耕童装赛道,2024年控股斯搏兹公司获得阿迪达斯大陆渠道代理权,并与京东合作打造城市奥莱业态。这些举措在2025年上半年初见成效,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增长65.57%,成为业绩亮点。然而,多元化转型仍处于量变阶段,新兴业务营收占比仅13.35%,且毛利率同比下滑9.58个百分点至49.07%,表明多品牌运营仍需时间培育,成本控制面临挑战。

在国内市场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海澜之家将目光投向海外。2025年财报显示,公司计划在巩固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下半年进军中亚、中东、非洲地区,并在澳大利亚悉尼开设首店。截至2025年6月,海外门店已达111家,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27.42%,展现出良好增长态势。但海外业务营收占比仅1.78%,与“全球化布局”目标仍有差距,出海之路仍需突破品牌认知度低、本地化运营难度大等障碍。

筹划港股上市,是周立宸在转型关键期打出的重要战略牌。从财务角度看,尽管公司短期偿债风险可控,但存货占用资金、多元化拓展与出海投入持续增加,导致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港股上市募资将为其补充现金流,为后续战略实施提供资金保障。更重要的是,港股作为国际资本市场平台,有助于提升公司国际化形象,降低海外市场拓展的信任成本。引入国际投资者后,企业可更精准对接全球资源,优化供应链与海外渠道布局。例如,在东南亚、澳洲市场拓展中,港股上市背景或助力其更快融入当地商业生态,吸引合作伙伴与消费者。

然而,港股上市并非万能解药。海外服装市场竞争激烈,ZARA、优衣库等国际品牌已构建成熟全球化网络,海澜之家作为后来者,需面对品牌认知度低、本地化运营难度大等挑战。港股市场对服装企业估值相对审慎,若出海业绩未达预期,可能影响市值表现,增加后续融资难度。同时推进多品牌运营与海外扩张,对管理层资源整合与风险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避免陷入多线作战困境。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