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日本移动出行展上,各大车企纷纷亮出创新产品与技术,勾勒出未来出行的多元图景。这场展会不仅展示了传统汽车领域的突破,更将视野拓展至海洋、天空乃至太空,展现了日本车企对未来移动出行的全面构想。

本田此次推出两款电动概念车,引发广泛关注。紧凑型SUV 0 Alpha以“入门车型”定位亮相,车身小巧且价格亲民,承载着本田电动化战略的重要使命。其命名寓意“回归零点”,旨在从零开始打造全新电动汽车家族,并设定了到2040年实现全系纯电动汽车销售的目标。这款车型计划于2027年上市,主要面向日本和印度市场,并将在印度生产,成为本田首款面向印度市场的电动车。另一款轻型SUV Super-One则以日本专属身份首秀,方正造型搭配Boost驾驶模式,可模拟切换7个挡位并发出燃油钢炮般的声浪,为驾驶者带来独特的体验。该车型计划2026年起登陆其他亚洲市场及英国。
丰田在展会上展现了经典焕新与品牌升级的双重策略。卡罗拉未来主义概念车颠覆传统认知,提供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纯汽油三种动力选择,践行“多路径战略”。其设计突破沉稳内敛风格,黑银双色涂装搭配流畅线条,造型酷似四门版86,辨识度极高。车内空间开阔,繁杂按钮被大屏幕整合,仅保留两个踏板,预示自动变速器将成为主流。与此同时,丰田计划将旗舰车型Century升级为独立豪华品牌,定位高于雷克萨斯。展出的Century双门轿跑概念款采用醒目橙色涂装,副驾驶位被取消,为左后座乘客营造更宽敞的乘坐体验。丰田董事长丰田章男表示,希望将丰田打造成展现日本骄傲的品牌。

雷克萨斯此次推出六轮厢式概念车LS Concept,引发热议。该车型采用六个车轮设计,后侧四个车轮尺寸小于前侧两个,为后排座椅腾出更多空间。纯电动动力系统使车内地板平坦,空间宽敞。首席品牌官西蒙·汉弗莱斯介绍,这款车旨在最大化利用车内空间,打造专属座舱。雷克萨斯还展示了双体船概念车,其顶部配备太阳能帆,通过吸收阳光驱动航行,全程零排放,为追求逃离城市喧嚣的用户提供水上奢华空间。针对日本城市街道狭窄的特点,雷克萨斯还推出了LS Micro概念车,这是一款全自动、紧凑型单座三轮纯电动汽车,外形独特,采用鸥翼式车门,车内配备定制玻璃器皿和躺椅,用户可让人工智能操控方向盘。
斯巴鲁为性能车爱好者带来惊喜,一次性发布Performance-E STI和Performance-B STI两款STI概念车。纯电动的Performance-E STI造型犀利张扬,经典蓝金配色直击粉丝情怀,后备厢盖两侧的小翼片设计独特。Performance-B STI概念车更贴近量产状态,本质是现款第六代翼豹掀背车的STI版本,延续性能车经典元素,搭载水平对置发动机、手动变速箱、手刹和全轮驱动系统。这两款车型可看作WRX五门掀背车的升级款,内饰与现款WRX高度相似,仅增加STI徽标作为点缀。
深陷困境的日产此次带着翻盘利器亮相,推出第四代Elgrand高端MPV。该车型搭载日产最新版本的混合动力e-Power系统,计划在2027年3月结束的财年启动销售。日产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表示,日本市场的成功对日产全球增长至关重要,Elgrand正是复兴计划的开篇之作。与此同时,日产还寄望通过Elgrand以及新款Leaf EV等电动车型改善营收状况,提升盈利能力。
在动力驱动技术领域,马自达的探索尤为引人注目。其展示的X-Coupe插电混动概念车,内燃机可使用由微藻提炼的碳中和燃料。据介绍,微藻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储存油脂,这种油可被提取并提炼成燃料。然而,目前该技术能效极低,一个混凝土搅拌车大小的培养罐运行两周仅能产出一升燃料。尽管如此,这类探索仍为未来出行方案提供了多样可能性。
丰田展台上出现了一架Joby飞行出租车模型,展现了其未来推进空中出租车的构想。本田则展出了第二代Honda Jet喷气式飞机,其飞行速度、高度和航程均优于同级别普通公务机。本田还展出了自己2025年6月在日本北海道成功发射并回收的火箭,与SpaceX理念相通,注重可重复使用与可再生燃料。在数据驱动未来的背景下,火箭成为布局太空网络、收集传输信息的重要载体。本田还推出了一种电动轮椅,允许用户与其他人保持视线水平,并通过转移重心来移动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