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山东海阳附近海域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航天盛事——由海阳总装出厂的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为平台,成功将吉林一号宽幅星及数天宇星01、02试验星共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是引力一号运载火箭的第二次飞行,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日上午,随着点火倒计时口令“5、4、3、2、1,点火!”响彻发射场区,海阳连理岛和万米金滩上,数万名观礼群众齐声倒数,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现场气氛热烈非凡,人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追火箭”成为了当日的热门话题。
引力一号运载火箭由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具有可靠性高、运载能力大、载荷空间大、海陆通用、快速响应、性价比高等显著特点。该火箭具备200至400公斤级卫星“一箭十星”至“一轨十八星”以上的发射能力,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引力一号(遥一)曾于今年年初在海阳附近海域首飞,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火箭、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火箭等多项纪录,为我国商业运载火箭的自主创新树立了新的标杆。
与引力一号(遥一)相比,本次发射的(遥二)火箭在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对多种轨道、多个发射点的适应性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东方空间在研制过程中,构建了面向批量化生产的质量和安全管控体系,确保了火箭在研制、生产、发射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此次发射任务不仅是对火箭方案可靠性的进一步考核,也是对全流程协调性以及质量控制稳定性的重要验证。
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的发射还展现了海阳东方航天港的独特优势。火箭从制造园区到发射港区的运输距离仅有6公里,大大缩短了长距离的转运路程,有效避免了其他陆上发射基地“火箭拆分运到发射地组装后再发射”等难题。这种“一港三区”的空间架构和“一站式便捷发射”模式,实现了“卫星、火箭、发射场”商业航天三大要素的集聚,为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过去的约两个月时间里,海阳火箭发射任务衔接紧凑有序,成功保障了4次海上火箭发射及1次液体火箭静态点火试验。这些任务的圆满完成,充分印证了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快速响应能力和液体火箭全系统试车保障能力的高效性。截至目前,海阳东方航天港已成功保障我国4型固体火箭20次海上发射任务和4型液体火箭3次静态点火试验、2次飞行回收试验,将130颗卫星精准送入太空轨道。
随着商业航天产业的不断发展,海阳东方航天港的先发优势进一步巩固。目前,该港已招引集聚了30个航天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达到322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不仅推动了海阳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全产业链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海阳东方航天港将继续锚定“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的目标定位,加快液体火箭海上发射能力建设,实现“固液兼容、常态高频”的火箭海上发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