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近日透露,苹果首款可折叠iPad的研发进程因技术挑战出现调整,其上市时间或推迟至2029年,售价预计接近3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1292元)。这款被视为颠覆性产品的设备,正面临重量控制与显示技术优化的双重考验。
据知情人士称,苹果与三星显示公司合作开发的18英寸折叠面板已进入关键阶段。该屏幕采用特殊工艺,可将折痕问题降至最低,与苹果计划中的可折叠iPhone采用相同技术路径。不过,与传闻中的可折叠iPhone不同,折叠iPad在闭合状态下不会配备外屏,展开后则呈现类似13英寸笔记本电脑的形态,键盘、触控板等传统组件均被显示屏替代。
技术复杂度方面,可折叠iPad的研发难度看似低于可折叠iPhone。古尔曼指出,平板无需外屏的设计简化了部分工程问题,但重量控制成为主要障碍。当前原型机重量达3.5磅(约1.59公斤),远超现有iPad产品线1至1.3磅(约0.45至0.59公斤)的常规水平。这一差距可能影响用户对便携性的期待。
苹果原计划于2028年发布这款设备,但工程团队在重量优化、功能整合与显示技术适配上遭遇瓶颈,导致上市时间推迟。知情人士透露,团队正通过材料创新与结构设计降低整机重量,同时确保折叠机制的可靠性。
在可折叠iPad研发推进的同时,苹果即将推出搭载M5芯片的新一代iPad Pro。尽管新款在性能与快充速度上有所提升,但外观设计延续了M4版本的轻薄风格,尤其是13英寸型号在保持强劲性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便携属性。相比之下,可折叠iPad的原型机若能面世,其市场定位更接近高端MacBook Pro,而非替代现有iPad产品线。
分析认为,苹果仍有数年时间优化可折叠iPad的工程问题。从当前技术路径看,该设备可能通过差异化定位开辟新市场,而非直接竞争现有产品。其定价策略与重量控制,或将决定其能否在高端移动设备领域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