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西北工大“水下幽灵”:120mm仿生水母机器人,AI赋能深海隐秘监测​

   时间:2025-10-26 13:58:5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陶凯教授团队近日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一款仿生水母机器人。该机器人凭借其高度仿生的设计,不仅外形与自然水母极为相似,更在功能上实现了对水下环境的智能感知与探测,为深海探测领域带来了新的技术革新。

这款仿生水母机器人直径仅120毫米,重量仅56克,通体透明,隐藏在水中几乎难以察觉。它不仅具备水母般的灵动姿态,还能在水下高效且近乎无声地运行。其核心在于团队自主研发的静电液压肌肉驱动器和创新水凝胶电极材料,通过电场作用模拟水母神经信号,控制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实现伞状体的收放过程。这种驱动方式能量效率极高,整机驱动阵列功耗控制在28.5毫瓦,为长期隐蔽的水下作业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在近期央视《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第六集《仿生无界》节目中,这款仿生水母机器人惊艳亮相,展示了其在水下环境中的“具身智能”。该机器人集成了微型摄像头模组和嵌入式AI处理芯片,能够在动态水环境中稳定悬停,并精准识别水下特定目标,如校徽、小丑鱼等。这一功能验证了在仿生平台上实现自主环境感知与目标识别的可行性。

陶凯教授介绍,团队的设计理念“以自然为师”,旨在最大限度降低装备对水下环境的物理与噪声扰动,满足深海探测对隐蔽性和环境友好性的严苛要求。这款机器人不仅在形态与运动上高度仿生自然水母,更将人工智能深度集成于仿生平台,为突破深海探测关键瓶颈提供了前沿解决方案。

据了解,这款仿生水母机器人的低功耗、低扰动和高度仿生特性,使其在深海/近海长期隐蔽监测、生态敏感区域观测(如珊瑚礁普查)以及狭窄空间水下设施精细巡检等场景中展现出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潜力。它为解决深海极端环境探测中面临的能源续航、隐蔽性以及环境兼容性等关键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