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手机端侧模型崛起:企业竞逐新赛道 移动终端生态悄然生变

   时间:2025-11-05 08:52:5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马斯克曾公开预测,未来五到六年,传统手机与应用程序可能退出历史舞台。随着AI手机问世两年,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手机厂商的AI战略重心从端云协同转向端侧模型,端侧AI功能日益丰富,人机交互方式或将迎来颠覆性改变。

当前,手机厂商与第三方开发者正围绕AI生态的边界展开探索。影目科技运营副总裁印传学指出,未来AI手机可能彻底摒弃APP模式,用户只需提出需求,手机直接返回结果,无需关心背后调用的是哪个平台的服务。这种“需求-结果”的交互模式,正推动手机厂商从硬件提供商向流量分发者转型。

端侧模型的崛起成为行业新趋势。2023年ChatGPT爆火后,手机厂商集体All in AI,首批AI手机于当年11月上市。去年秋季,行业策略调整,厂商不再单纯追求大模型参数规模,而是转向优化端侧模型效率。vivo近期宣布,其AI战略已全面转向端侧,推出30亿参数的端侧多模态推理模型;OPPO、荣耀也明确将端侧模型作为新战略重点。

端侧模型受重视的背后,是行业对隐私、效率与成本的综合考量。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表示,端侧模型直接绑定用户数据,能构建专属个人模型,既保障隐私又提升响应速度。vivo AI产品总经理关岩冰补充,端侧是实现个性化智能的关键,只有本地模型能实时分析用户行为、感知屏幕内容。vivo副总裁周围更直言,通用AI的“军备竞赛”对终端厂商不现实,聚焦个人化智能才是正道。

技术突破进一步推动了端侧模型的应用。周围透露,DeepSeek的技术让vivo的30亿参数模型能力大幅提升,今年推出的端侧模型在推理、归纳和复杂任务处理上已超越去年的70亿参数模型。现在,vivo、荣耀、华为、OPPO等厂商的端侧AI已能独立完成写作、图片精修、会议纪要等任务,无需依赖云端。

在交互设计上,厂商开始分化路径。荣耀、OPPO、魅族等设置“一键AI”快捷键,vivo则采用无感化设计,将AI融入用户习惯。例如,用户保存录音时,系统会自动根据内容命名,这种隐性AI设计旨在消除用户对数据安全的顾虑。

流量分发权的争夺成为终端生态变革的核心。周围认为,手机厂商掌握用户习惯数据,能赋能第三方服务商的智能体,这是厂商的核心价值。但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指出,目前厂商与应用开发者尚未达成合作标准,双方都在争夺AI入口的主导权。

合作范式已初步显现:手机厂商通过端侧模型分析用户意图,经授权后将需求分发给第三方APP或智能体。华为的鸿蒙智能体框架已上架80余个应用智能体,覆盖医疗、娱乐、出行等领域,实现“一句话订旅行攻略”等场景;荣耀宣布接入超4000个生态智能体,支持3000个场景自动执行;vivo透露将在新系统中上线多个智能体;OPPO则与蚂蚁集团合作探索多智能体协同。

技术适配与成本分摊仍是主要挑战。周围提到,云端模型基于X86架构,而手机端采用ARM内核,需兼容不同芯片厂的NPU指令集,算子转换是最大障碍。端侧AI对手机配置要求较高,vivo的图像识别、同声传译等功能需8G以上内存,若低端手机调用云端模型,算力成本可能转嫁给用户。

隐私保护被视为端侧AI的底线。方飞强调,用户私有数据绝不能离开终端,这是端侧AI与传统APP的根本区别。随着战略重心转移,终端架构将面临重构,包括芯片设计、模型与芯片的适配,以及智慧生态的协同。荣耀CEO李健透露,未来芯片可能由手机厂商与芯片商联合定制开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