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联网界的年度盛事——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近日盛大启幕。本届峰会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政界、商界、学术界和技术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前沿突破、数据治理体系构建以及数字普惠生态完善等关键议题,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和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自创办以来,乌镇峰会始终扮演着“思想策源地”与“实践风向标”的角色。此次峰会正值全球数字技术加速迭代的关键时期,紧扣“开放合作”与“安全普惠”两大核心,回应了各国打破数字壁垒、深化技术协同的迫切需求,同时也直面数字鸿沟、数据安全和算法伦理等共性挑战。峰会期间,多场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和技术对接会相继展开,议题涵盖具身智能产业应用、大模型治理规则、跨境数据流动标准、数字乡村建设以及AI赋能传统产业转型等多个细分领域。来自中国、美国、欧盟、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围绕这些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凝聚全球共识,推动形成更具包容性的数字治理框架。
与峰会同期举办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成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据组委会介绍,本届博览会规模再创新高,吸引了全球数百家顶尖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参展,集中展示了千余项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勾勒出数智时代的未来图景。其中,二十余款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现场焦点。这些机器人融合了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民生服务和医疗健康等领域。有的机器人能精准完成复杂工业装配任务,有的可提供人性化居家陪护服务,还有的则在应急救援场景中展现出高效响应能力,直观呈现了“机器换人”与“人机协同”的发展趋势。
三十余款智能体产品同样引人注目。这些具备自主学习和跨场景适配能力的智能系统,已在智慧城市管理、智能交通调度和企业数字化运营等领域落地应用,为社会治理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范式。而四十余款各具特色的大模型产品,则覆盖了通用人工智能、行业垂直应用和多模态交互等多个方向。从千亿参数的通用大模型到聚焦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的专用模型,展现了大模型技术从“通用赋能”到“精准赋能”的深化演进。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博览会不仅聚焦前沿技术的展示,更注重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现场设置了技术成果转化对接区和创新企业孵化展示区,为初创企业、科研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搭建了合作桥梁,助力创新技术快速走向市场。同时,博览会还面向公众开放了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近距离接触智能机器人、沉浸式体验VR/AR应用,亲身感受大模型带来的智能服务,让前沿科技不再遥远,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的全民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