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近日拉开帷幕,其中备受瞩目的“六小龙乌镇对话”环节成为焦点。这场由阿里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主持的对话,汇聚了宇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游戏科学及DeepSeek(深度求索)六家前沿科技企业的负责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机遇、技术突破与社会价值。
对话中,王坚院士率先抛出问题:“六小龙的崛起与互联网大会的关联值得深入研究。过去十年是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期,作为创新型企业,你们如何把握这一机遇?”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回应称,公司从2016年的3人团队发展至今千人规模,得益于中国完善的创业生态与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其人形机器人已出口全球顶尖实验室,他感慨:“杭州乃至全国的创业支持,让我们能实现梦想并回馈社会。”
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则分享了团队从哈佛大学地下室起步的创业故事。他回忆,团队最初一边读书一边研发脑机接口技术,常在深夜三点戴着脑电设备测试数据。2018年,团队将总部迁至杭州后,企业迎来快速发展。他表示:“脑机接口已被列入我国‘十五五’前沿技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黄晓煌曾任职硅谷英伟达,因不受重视而回国创立公司。他搭建GPU集群,推动公司从互联网企业转型为空间智能公司,服务人类与机器人。他认为,公司成长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缩影,与乌镇峰会精神紧密相连。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回顾了团队2015年研发四足机器人的初心。当时,美国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已能灵活运动,而中国团队希望让本土机器人走出实验室。如今,国内四足机器人已跨越技术鸿沟,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消防等场景。他展望:“未来,我们的机器狗将能到达陆地任何角落。”
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谈及《黑神话:悟空》的创作初衷。他表示,作为内容产业,若中国团队能在中国题材上追赶甚至超越国际水平,用户将给予回报。这款游戏正是受益于此,他强调:“中国用户会认可优质国产产品,也会识别伪劣产品。”
DeepSeek资深研究员陈德里则阐述了公司的核心目标——追求通用人工智能(AGI)。他指出,公司通过长期主义坚持前沿智能突破,并以技术开源促进合作共享。他举例:“三年前,ChatGPT做小学数学题还会出错,如今已能在国际奥数竞赛获金牌。”这一对比凸显了AI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关于机器人行业未来,王兴兴认为AI加速了领域发展,具身智能的实现可能比核聚变、登火星等前沿技术更易达成。他预测:“明年和后年,机器人行业将有更多惊喜。”韩璧丞则表示,脑机接口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生活,公司计划先帮助残疾人、自闭症患者,再推出面向普通民众的睡眠改善、体重管理产品。
黄晓煌认为,AI是数据积累的新阶段,空间智能将成为继大语言模型后的重要领域。他描绘未来场景:“一个人可能有10个机器人服务,空间智能技术将统一管理这些机器人。”朱秋国则强调,公司机器狗聚焦行业应用,人形机器人以“代替人在危险场景工作”为目标,已发布全球首台可室外作业的防护型人形机器人。
陈德里对AI的长期影响提出展望。他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人类与AI将处于蜜月期;五到十年,AI可能取代部分工作;十到二十年后,AI或取代绝大多数工作。他呼吁科技公司扮演人类守护者角色,保护安全并参与社会秩序重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