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供应链企业正加速布局机器人赛道,从自动化设备采购方转向机器人整机与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者。蓝思科技近日宣布与越疆机器人达成10000台四足机器狗组装协议,并成为其关节电机、结构件等核心部件的主要供应商。这一合作标志着这家以手机玻璃加工起家的企业正式切入“机器人链”,其智能机器人新总部计划于2025年11月在湖南启用,同步启动的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将整合产业链资源。
蓝思科技的转型并非孤例。领益智造今年6月发布“三位一体”机器人战略,明确将消费电子、汽车、机器人作为三大核心业务板块。该公司已与智元机器人、强脑科技等建立合作,其伺服电机、减速器等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计划未来搭建数百条自动化组装线。长盈精密则设立全资子公司专注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上半年海外订单收入突破3500万元,深圳智能制造产业园预计四季度投产,届时将形成6万平方米的专用生产空间。
追溯产业渊源,苹果对供应链的智能化要求催生了早期布局。富士康2011年提出的“百万机器人计划”虽未完全实现,但推动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企业构建起自动化产线。立讯精密自2011年切入苹果供应链后,持续投入智能工厂建设,2020年与拓斯达签订6.5亿元自动化设备订单。其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已于常熟开工,总投资5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达100亿元,重点研发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技术积累正转化为市场优势。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透露,公司已进入北美及国内头部机器人供应链,2025年计划出货人形机器人3000台、四足机器狗超万台。领益智造高级副总裁蒋萍琴表示,公司机加工结构件、灵巧手零部件等已形成完整产品矩阵,获得海内外客户硬件订单。长盈精密则将业务重心转向灵巧手传动件,目前供应料号超400个,客户包括多家知名机器人企业。
尽管多数企业未单独披露机器人业务收益,但市场潜力不容忽视。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美元,中国预计占据30%存量。国泰海通证券研报指出,3C产业链的快速迭代能力和专业化分工模式,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模组-整机”的制造逻辑高度契合。这种产业协同效应正在显现:富士康休斯顿工厂将部署英伟达驱动的人形机器人生产AI服务器,优必选工业机器人已在富士康深圳、郑州工厂实训,云智汇科技则负责其全球市场推广。
部分企业选择渐进式布局。立讯精密在投资者问答中表示,将持续关注机器人商业潜力,目前与多家海内外企业建立研发合作。歌尔股份今年申请两项机器人相关专利,涉及行走方法和语音识别系统。这种谨慎态度与蓝思科技的高举高打形成对比,但共同指向同一个趋势:曾经的手机供应链巨头,正在为AI终端时代的到来储备技术产能。当机器人开始组装iPhone时,制造机器人的生产线或许已悄然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