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型号为M2543T1的小米设备通过了阿联酋TDRA认证,注册编号为ER53119/25。该产品支持蓝牙连接功能,业内推测其可能作为蓝牙追踪器面向海外市场推出。这一认证进展引发了外界对小米布局物品追踪领域的关注。
虽然小米尚未正式公布该设备的具体用途,但结合同类产品特性,市场普遍认为其定位与苹果AirTag、华为HUAWEI TAG相似。这类设备通常通过蓝牙技术与智能手机联动,帮助用户定位钥匙、钱包等易丢失物品。此前华为推出的同类产品已通过蓝牙5.2协议实现精准定位,而苹果AirTag则依托超宽频(UWB)技术构建了覆盖全球的物品查找网络。
技术专利层面,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早在2017年1月就提交了"查找物品的方法及装置"专利申请,并于2021年6月25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开号CN106877911B)。专利文档显示,该技术方案涉及通过移动终端与定位标签的交互实现物品追踪,其工作原理与苹果AirTag采用的U1芯片定位系统存在技术共性。值得注意的是,苹果U1芯片通过UWB技术实现了厘米级定位精度,这项特性已成为高端追踪设备的核心竞争点。
从市场布局看,小米此次选择在阿联酋率先推进认证,或与其在中东市场的渠道建设有关。当地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的接受度持续提升,而蓝牙追踪器作为物联网生态的重要入口,正成为科技企业争夺的新赛道。目前华为HUAWEI TAG已在中东多国上市,其通过与华为手机"查找"功能的深度整合,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若小米Tag正式上市,其定价策略将成为关键。苹果AirTag国行版售价229元,华为同类产品定价298元,而小米历来以性价比策略切入市场。不过追踪器产品涉及芯片、算法、生态构建等多重壁垒,如何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控制成本,将是小米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