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第六届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向外界展示了公司的技术积累与知识产权布局,同时披露了专利公开与商业化方面的最新成果。他强调,开放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并非相互排斥,而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两大驱动力。
论坛期间,华为揭晓了第六届“十大发明”评选结果,涵盖计算、操作系统、存储、通信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发明不仅体现了华为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也为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商业价值。例如,Scale-up超大规模超节点算力平台通过全对等互联架构,实现了资源的高效调配与共享,使数千个AI处理器能够协同工作,大幅提升计算效率。鸿蒙全栈架构创新技术则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为用户提供了流畅、安全的全场景使用体验。
在折叠设备领域,华为通过天工铰链系统、柔性屏等技术的革新,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三折叠手机和最大商用折叠屏PC,重新定义了移动设备的形态与功能。短距光互联技术则通过光芯片、光电链路和网络系统的创新,解决了传统电互联在可靠性、时延和功耗方面的瓶颈,为智算集群的规模扩展提供了核心支持。
存储技术方面,华为的新一代超高容量和性能SSD通过全栈创新,实现了存储系统容量密度的四倍跃升和性能的倍级突破,支持百TB级数据的小时级恢复,为AI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无线通信领域,GigaGreen RAN技术通过多频段共享架构和数模对消架构,显著降低了能耗和干扰,提升了用户体验和频谱利用率。
辅助驾驶技术方面,华为突破了传统技术的限制,结合导航地图信息和实时车端感知能力,实现了“看得懂路、看得懂物、开得类人”的辅助驾驶体验。昇腾亲和数学推理加速技术则通过“以数学补物理”的创新思路,最大化发挥了昇腾芯片与服务器的能力,为大模型推理提供了极致性能。
在光接入领域,华为的50G PON关键技术基于创新的系统架构和光电器件设计,构建了高性能、低成本的接入网系统,引领了产业升级。红枫原色影像技术则通过阵列多光谱颜色处理架构,实现了成像色彩的真实还原,让手机摄影“所见即所得”。
数据显示,2024年华为新公开的专利数量达到3.7万件,创历史新高。同时,公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商业化,2024年专利许可收入约为6.3亿美元。截至2024年底,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累计持有超过15万件有效授权专利,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PCT国际专利申请榜首。
华为的专利技术已深度嵌入全球智能终端生态。在蜂窝标准领域,超过27亿部5G设备获得了华为的专利授权;在Wi-Fi领域,超过12亿部消费类电子设备获得了授权;在多媒体领域,超过32亿部设备获得了视频编解码器专利授权。48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也直接或间接获得了华为的授权许可。
为践行开放创新的理念,华为去年上线了“查思专利”平台,免费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专利查询服务。在本次论坛上,该平台新增了“语义检索”和“AI摘要”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华为持续高强度投入研发,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已达12490亿元人民币,2024年研发费用占全年收入的20.8%,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04%,研发强度位居全球科技企业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