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科研团队近日宣布,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个搭载人工智能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并在InnoCube纳米卫星上完成在轨验证。这一突破为航天器自主控制技术开辟了新路径,标志着太空任务智能化迈出重要一步。
2025年10月30日,在InnoCube卫星穿越地球阴影区的9分钟窗口期内,该AI控制器完成了从初始姿态到目标姿态的精准调整。通过控制反作用轮系统,卫星在后续测试中持续保持稳定状态,验证了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真实太空环境中的可靠性。
与传统依赖预设参数的控制系统不同,研究团队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技术,使神经网络在模拟环境中自主生成控制策略。这种创新方案将原本需要数月的手动参数调试过程转化为自动化流程,同时赋予控制器实时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大幅提升了系统的鲁棒性。
为确保技术可行性,科研人员先在地面进行高保真数字孪生训练,再将优化后的算法上传至在轨卫星。测试结果显示,经过模拟环境强化的AI系统在真实太空条件下表现优异,成功实现了姿态控制的闭环运行。
InnoCube卫星作为新型技术验证平台,还搭载了无线卫星总线SKITH系统。该技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替代传统电缆布线,在减轻卫星重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因物理连接导致的故障风险。这种模块化设计为未来航天器的快速迭代提供了技术基础。
科研团队指出,这项成果对深空探测具有特殊意义。在行星际任务中,地面控制与航天器之间存在显著通信延迟,智能自主控制系统将成为保障任务成功的关键要素。此次在轨验证表明,人类正逐步构建起新一代卫星智能控制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