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5年1月至10月的国内厂商零售榜单中,吉利汽车以214万辆的累计销量稳居第二,仅次于比亚迪,同比增长56.2%,市场占有率达到11.1%。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吉利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稳固地位,更体现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迅猛崛起。

在新能源赛道上,吉利的表现尤为亮眼。同期新能源零售榜单中,吉利以125万辆的销量位列前茅,同比增长98.4%,市场份额提升至12.4%。这一突破得益于吉利在新能源动力和智能科技领域的双重发力。其自主研发的雷神AI电混2.0系统,通过EM-i、EM-P、醇氢EF三条技术路线,全面覆盖了不同用车场景:EM-i以47.26%的热效率助力银河A7实现百公里2.67升的亏电油耗;EM-P凭借独立三电机四驱构型,让银河M9达成4.5秒破百的性能;而全球独创的醇氢EF技术,则以-40℃超低温启动能力,为北方冬季提供了低成本新能源解决方案。
智能科技领域,吉利同样走在前列。作为少数实现算力、算法、数据全域AI布局的车企,吉利支撑起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的全场景落地,覆盖城市NOA、自动泊车、车道保持等核心功能,并在银河系列产品中率先应用端到端AI大模型驱动的智能系统。例如,新上市的星耀6搭载了馈电能耗不足3升的插混系统,配合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和7nm制程的“龙鹰一号”芯片,以6万多元的限时起步价,成为新能源家用轿车市场的又一爆款。
吉利的成功不仅源于技术突破,更得益于其灵活的品牌战略。从早期的单品牌战略到新能源时代的多品牌扩张,再到2024年通过《台州宣言》启动的品牌整合,吉利走出了一条“从少到多,再从多到精”的独特路径。如今,吉利形成以吉利汽车集团和极氪科技集团为核心的两大架构:前者聚焦大众主流市场,后者主攻高端豪华新能源领域。通过重组,几何并入银河、领克并入极氪,雷达和翼真则纳入吉利汽车集团,品牌数量减少但定位更清晰,避免了内部资源消耗,实现了技术平台和核心资源的共享。

在产品布局上,吉利选择直面竞争最激烈的主流赛道。在家用A级轿车市场,吉利帝豪以四代车型累计超400万辆的销量成为自主品牌的标杆,第五代帝豪即将上市;星瑞则以更高定位和越级配置,与合资车型展开正面竞争。SUV领域,星越L和博越L的组合稳居销量前列,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分别接近20万辆和超15万辆。新能源市场同样表现强劲,银河品牌10月销量达127,476辆,同比增长超100%,1-10月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旗下M9、星耀8、星愿等7款车型月销过万,星耀6的加入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二十多年前,吉利从草根起步,面对质疑与挑战,如今已成长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中坚力量。从燃油车到新能源,从技术追赶到自主创新,吉利用实力证明了中国品牌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坚持与突破的必然结果。

















